但前方煙塵滾滾,無數人馬已經趕到。
正是破了虎牢關後,一路追殺的十八路關東諸侯聯軍。
“前方是何部隊?似乎不是西涼軍!”
聯軍中軍處,盟主袁紹面帶疑惑,看向前方嚴陣以待的十二萬幷州大軍。
十二萬大軍,密密麻麻,橫桓在前方,將聯軍前進之路完全擋住。
“應該是幷州呂布!”
曹操凝神注視片刻,對袁紹和眾人說道:
“軍陣肅然,紀律嚴明,如此陣容,絕非西涼軍可比,不可貿然衝擊!”
“且緩一緩,待後方大軍齊至,再與其計較!”
和原本時空不同,此時的盟軍隊伍,頗為心齊,破了虎牢關後,並沒有觀望,而是紛紛親自帶兵追擊。
畢竟,董卓就在眼前,又剛取得如此大勝,豈有不追之理?
不過,五十萬大軍,何其龐大?
指揮排程,又何等繁複?
加上多為步兵,不可能全數跟上。
所以,真正追擊的,不過是各諸侯及其麾下精銳部隊罷了。
面對十二萬以逸待勞的幷州大軍,他們這些先頭部隊,自然不敢輕易廝殺。
所以,曹操這個建議,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主公,聯軍反賊已經止步,醜請命,帶人衝擊敵陣,打反賊一個措手不及!”
眼見聯軍停止腳步,大將文丑按捺不住,向呂布拱手請命道。
“不急!”
呂布擺了擺手,說道:
“我軍初至,連日趕路同樣疲憊,暫且等待,沒必要這麼早出擊!”
聞言,文丑有些愕然。
雖然幷州軍從河東出發,連趕數日路程,但並不是急行軍,隨時都儲存著戰力。
又在此地休息了不少時間,所有士卒精力充沛,戰意盎然。
反觀聯軍。
先是一夜苦戰,才終於拿下虎牢關。
緊接著追殺數十里,必然人馬疲憊,體力不足,說句強弩之末,也不為過!
二者境況,相差何其之大?
這種情況下,正是悍然出擊,打聯軍一個下馬威的時候。
何來‘沒必要這麼早出擊’?
不過,呂布在軍中,威望之高,外人難以想象。
一言九鼎,無人質疑!
從來沒人敢問理由。
沒理由!
無條件執行!
所以,雖然這話有些自我矛盾,文丑卻不敢多說。
瞥了文丑一眼,呂布微微一笑。
真實原因,自然不是如此。
這次出軍援董,呂布可沒想出太大力氣。
在他看來,只要救下董卓即可!
擊敗聯軍?
沒必要!
先不說聯軍規模龐大,英豪眾多,能不能打敗。
就算打敗了聯軍,又能如何?
他呂布有什麼好處?
到時候,損兵折將的是自己,董卓安坐洛陽,樂享其成,何苦呢?
何必呢?
真當他此行,是來為董卓盡忠,當孝子賢孫來了?
擋住關東諸侯,維持現狀就好了。
等時間一長,五十萬大軍的糧草補給,龐大的後勤輜重,以及聯軍內部的種種矛盾自然迸發。
到時候,大家各自退兵就是。
而呂布,再接受一番董卓的升官加爵,率兵回幷州,豈不皆大歡喜?
這就是呂布出兵的真正目的。
不然呢?
所以,呂布壓根沒打算現在進軍,攻打追過來的諸侯聯軍。
至於會不會被緩過氣來的聯軍打敗,這一點,呂布壓根沒想過。
不可能!
十二萬幷州大軍,武裝到了牙齒!
全員裝甲,騎術高超,持槍背弓,殺伐凌厲,經驗豐富,個個百戰精銳,沙場老兵。
這樣的陣容,豈是諸侯聯軍那些,短時間湊起來的軍隊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