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呂布的思路。
南方有長江相隔,他當然知道。
北方軍士不善水戰,甚至上了船就暈,根本無法和南方軍隊水上對戰,他也知道。
既然如此,就不水戰!
做不做的到?
做得到。
很簡單,長江以北,不管是江東還是荊州,都不可能和呂布抗衡。
曹操不說,袁紹數十萬大軍不是擺設,實力尚在江東和荊州之上,結果如何?
所以,奪取長江以北,對呂布來說,易如反掌。
能拿下長江以北,自然也能佔據長江北岸,如此,天險南北共之,江東和荊州佔不到什麼便宜。
如果耐心訓練水軍,數年後,當可徐徐圖之。
呂布當然等不了那麼久。
所以,尋找機會,將大軍運送到對岸去!
一般來說,這種想法只能是空想。
因為,對岸敵人不是傻子。
必然會巡邏整個長江沿岸,幷州軍規模龐大,如此運送,不可能瞞的過去。
只要被發現,人家嚴陣以待,甚至水軍中途攔截,搞不好還沒登陸,就被全殲於長江之中。
而小股軍隊,就算上了岸,又如何是人家的對手?
因此,正常來講,呂布說的辦法,根本行不通。
但那是正常狀態。
呂布的軍隊,偏偏不正常!
十餘年刻苦操練,軍中將領以帶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傳授軍士武藝,錘鍊身體。
如此下來,幷州軍隊計程車卒,可不是簡單計程車兵。
加上《氣血鍛體功》的普及,所有軍士氣血澎湃,體魄強健,戰力強悍。
如果用武俠世界高手標準,來衡量幷州軍實力!
軍中大將,猛將為江湖一流高手,虎將和悍將至少也是二流高手,驍將、勇將則為三流高手。
士卒呢?
怎麼也算四、五流江湖好手!
江湖高手桀驁不馴,個人武力雖高,集結在一起卻是一片散沙,因此,無法和個人實力遠不如他們的軍隊抗衡。
但幷州軍不然。
個人實力堪比武俠世界中的江湖高手,又是號令如一,令行禁止的軍隊。
試問,如此大軍,哪個軍隊能抗衡?
這便是呂布的依仗。
絕對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毫無用處。
任你孫策、周瑜用兵如神,只要我的軍隊上了岸,就什麼都不是!
如此,幷州軍只需分批送出,每次數百千餘人。
長江那麼長,沿岸範圍那麼廣,輸送數百千餘人,還怕找不到機會?
孫策劉表防備的,肯定是大軍渡江,這麼點人,不可能時刻注意。
所以,送人過岸,完全沒問題。
一旦上了岸,哪怕只有數百千餘人,幷州軍依然強悍無論。
不說攻打城池,尋常小城、鄉鎮、村莊可能抵擋?
都是騎兵,騎良,不是孫策這樣的大將親自追擊,誰能奈何?
有一就有二,這麼一批批的送過去,待大軍集結,自然橫掃一切。
方法簡單,但近乎無解。
呂布甚至不怕孫策和劉表知道。
自古陽謀最難對付。
這就是陽謀。
聽了呂布所言,又聽了這麼一番解釋,曹操張了張口,卻始終說不出一句話來。
雖然牽強,可這就是現實!
幷州軍的強大,不是親眼所見,不敢相信。
強大的幷州軍,壓根不需要考慮什麼計謀。
不犯致命錯誤的情況下,橫推即可!
默然半晌,曹操搖頭無語。
半晌,問道:
“大將軍準備何時派軍南下?”
“不急!”
呂布笑道:
“文遠、子遜尚在遼東,待他們歸來,再說不遲!”
想要一舉推平南方,必須出動主力,張遼和高順那十三萬人馬不可或缺。
遼東距離許都數千裡之遙,就算騎兵,全速趕路,也需要三、五個月才回得來。
……
某日。
新任大將軍府簿曹從事,協助別駕從事賈詡處理政務的郭嘉,應命來到大將軍府。
“嘉拜見大將軍!”
來到客廳,看到呂布,瞥了眼他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