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還真打算用美人計啊(1 / 2)

小說:新呂布戰紀 作者:強中更有強

看著呂布在那裡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王允不知說什麼才好。

最後,只得乾笑道:

“是極,是極!”

呂布那幾首詩,他也看了,的確用詞精妙,韻味無窮,引人入勝,堪稱大作。

不過,漢代對詩詞,可沒有唐宋時期那麼追捧!

秦漢秉承春秋戰國傳統,務實不好虛,當世大賢、學問大家,重視的是經文大義,聖人學說。

詩詞方面,的確如呂布所言,乃小道耳。

至於後來詩詞那麼受追捧,原因是多樣的,研究起來,其實很複雜。

要知道,詩詞這玩意,根本目的,是用來抒發心中情懷!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人,情懷最重、最深、最多愁善感呢?

很簡單。

不如意的人!

無力的人!

對生活無力,對社會無力,對未來無力!

春秋戰國,大爭之世貫穿始終。

這個時間段,凡有志之士,都在致力於國家圖強,小了講,要禦敵於國門之外,大了說,要一統天下。

這種氣氛下,那個時期的人,其實沒那麼多精力去多愁善感,致力於詩詞創作。

當然,凡事不絕對,春秋戰國的著名詩人也不少,傳世數千年佳作也有。

比如屈原!

可屈原一生經歷了什麼?

隨便想想就知道,他為什麼能做出那麼多傳世詩詞。

其中,有屈原本身的才華,更有那和常人不一樣的經歷和人生體會。

簡單來說,屈原是特殊例子。

春秋戰國如此,一脈相承的秦漢亦如是!

所以,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出大學問家,出各種政治家,軍事家,唯獨缺乏詩人!

但這種傳統,漢朝之後就逐漸淡化,消逝。

為什麼?

文化斷層!

先是三國混戰百年。

後來,司馬篡位,晉朝因為得位不正,在思想領域一再鎮壓,搞得天下人不敢談國事,政事。

於是,世人只得流連於五石散,美酒等物,以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來做消遣。

有人可能要說了,晉朝篡位,得位不正,曹魏不也是篡位麼,怎麼曹氏沒這麼搞?

區別大了!

縱然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說,但曹魏的天下,從曹操開始,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這種打下來的天下,基礎最為牢靠,也最得天下人信服!

所以,漢獻帝禪位曹丕,除了劉備和一些大漢死忠外,天下人其實沒什麼不滿!

晉朝呢?

呵呵!

完全是摘曹魏果子,鵲巢鳩佔那種。

能讓人心服嗎?

再往後,就別提了!

五胡亂華,中原大地一團糟。

數百年過去了,世人積蓄了太多不滿,鬱悶,憂傷。

這些情緒,在唐朝,一股腦發洩出來,形成了詩詞繁榮的盛況。

然後,又是二百年五代十國……

宋朝,從北宋開始,臉上就刻著‘屈辱’兩個字,至南宋,甚至麻木了。

所以,宋朝的詩詞歌賦,還要勝過唐朝。

元朝,嗯,除了詩詞歌賦外,曲苑雜壇也發展起來了,原因最簡單,都懶的提!

只有明朝,開始重新致力於學術典籍,經文大義,可惜,路走偏了。

好好的正統孔孟不去學,卻把朱熹理學捧到天上,孔子、孟子就一木雕泥像,被歪曲的面目全非。

再往後,就是清朝‘文字獄’下萌生的說學逗唱了。

廢話這麼多,其實就一句話。

漢朝,不重視詩詞!

甚至日常的生活消遣中,詩詞也居於末位。

個個心懷激烈,血勇之氣旺盛,只想去爭,爭後世文人口中不屑一顧的功名利祿,沒興趣多愁善感!

封侯萬里,馬革裹屍,壯懷激烈,是當世人的普世觀念!

延續自春秋戰國,在大漢達到頂點的信念。

正所謂‘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

不明白這點,就不懂什麼叫強漢!

呂布現在也不是很懂。

見王允似乎有不置可否的意思,呂布不滿了起來。

“司徒!”

呂布拱手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