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2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黨的重要一員,青年時受到東林黨創始人顧憲成等人以天下為己任、不畏權勢、敢於訾議朝政的氣節所影響,故而成為了東林黨的一員。

值得一提的是,楊漣是“東林六君子”之首,由此可見其在東林黨的重要地位。

“既然楊大人回來了,那麼在下自然要跟沈兄一同前去拜見了。”隨後,李宏宇笑了笑後不動聲色地答應了沈伯誠。

雖然李宏宇並不打算加入東林黨,不過楊漣是湖廣人氏,所以他自然要前去拜見自己的這個同鄉,鄉黨觀念在官場上可是根深蒂固。

再者說了,李宏宇也沒有必要得罪了楊漣,以後如果遇上什麼麻煩事兒的話說不定楊漣還能幫上忙。

沈伯誠見李宏宇答應了下來,心中頓時就鬆了一口氣,正如李宏宇所猜想的那樣沈伯誠想要投靠楊漣加入東林黨,但他擔心他自己去了的話不會受到楊漣的重視。

畢竟他只是一個經魁,所以就拉上了李宏宇這個解元,這樣一來楊漣肯定不會小覷,從湖廣給東林黨吸納優秀人才也是楊漣的職責。

況且,李宏宇如果去拜見楊漣的話,那麼與李宏宇形影不離的趙欣肯定也會前去,這樣自然就使得楊漣另眼相待。

在沈伯誠看來,東林黨的勢力更加強大,浙黨、楚黨和齊黨聯合朝廷裡的其他小黨派才能與其分庭抗禮,故而他自然要選擇東林黨了,如果選擇楚黨的話以後的發展空間可就小了。

此時此刻,沈伯誠根本不知道李宏宇的想法與他截然不同,對東林黨是敬而遠之,畢竟李宏宇要想發展壯大自己勢力的話必然會與根基在富庶江南地區的東林黨爆發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

說到底,江南利益這塊蛋糕就這麼大,李宏宇要想分一口的話唯有從東林黨的手裡奪走。

李宏宇開始也想著委身於東林黨,然後藉助東林黨來發展自己的勢力,不過後來經過再三斟酌後他否定了這個念頭。

歸根結底,李宏宇與東林黨的基礎利益是對立的,無法調和。

以海關為例,李宏宇要想給大明朝廷收取關稅,那麼勢必要打擊海上走私,可如今海上的那些走私商人與東林黨關係密切,東林黨豈會讓李宏宇動他們嘴邊的這塊香噴噴的肥肉?

因此,即便李宏宇加入了東林黨,也會因為雙方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被東林黨排擠和打壓,故而索性不與東林黨產生什麼糾葛,而藉著浙黨、楚黨和齊黨等黨派與之對抗。

第二天,方雲和楊仁孝等湖廣舉子得知楊漣到來的訊息後前來找李宏宇,商議著晚上拜訪楊漣的事情,因此大家就約好同去。

本來,眾人也不至於一起前去拜見楊漣,不過如今臨近年關時間緊迫,再加上湖廣籍的高官中就剩下楊漣還未拜訪,故而李宏宇等人就聚在一起前往,免得去晚了讓楊漣覺得失禮。

當然了,能跟李宏宇和趙欣、方雲等人一同前去楊家的舉人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

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舉子中也分為三六九等,像李宏宇和趙欣這樣成績優異的舉子自然是湖廣舉子中最高一層的存在,別的舉子無法湊近他們的這個圈子。

楊漣晚上本來有應酬,不過他知道湖廣的舉子會來拜訪因此就把應酬給推了,選拔湖廣舉子中的人才可是他的一項重要任務,畢竟他要為將來的事情做打算。

尤為重要的是,楊漣現在跟楚黨爭湖廣籍貫的舉子爭得厲害,雙方都想透過吸納湖廣籍貫的進士來擴大自身的力量,自然要從這些進京的舉子中先行下手挑選了。

楊漣中等的身材,身形有些消瘦,一臉的和藹,與李宏宇等湖廣舉子在客廳裡談笑風生,氣氛顯得很輕鬆。

在此次前來拜訪的湖廣舉子裡,楊漣最為看重的莫過於李宏宇、趙欣和方雲了,這並不是因為三人是湖廣鄉試的前三名,而是因為三人有著非常強的理政能力。

換一句話來說,李宏宇、趙欣和方雲頗有城府,更適合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和爾虞我詐。

李宏宇自不必說,明月閣與清源縣的血案都是他來主導破獲的,為此武昌府和太原府都已經行文到刑部表明其功績。

趙欣也是明月閣和清源縣兩個案子的參與者,可謂是李宏宇的得力助手,單單聯合湖廣應考鄉試的生員聲援李宏宇一項,就足以看出其與眾不同。

至於方雲,他身為長沙府生員的領袖能頂住壓力與李宏宇一同查明月閣的案子,使得來自長沙府的鄉試亞魁韓泰伏法,足以證明其魄力與能力。

楊漣自然也清楚吳亮嗣等楚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