鎩�
與楚黨相比,齊黨的情況要好上許多,雖然齊黨的兩個黨魁魁亓詩教和周永春未能前來,但齊黨出身的兵部尚書崔景榮卻在現場。
被萬皇帝召集的這些高官中,浙黨和東林黨出身的官員最多,例如浙黨的內閣首輔方從哲和東林黨的禮部尚書何宗彥等,都是大明朝堂上一等一的重臣。
有上不難看出,在明末的黨爭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各派系的黨魁通常不是各派系中官位最高的人,而是以兩榜出身的言官為主,帶領著各派系的官員衝鋒陷陣。
除了擔憂萬皇帝的病情外,幹清宮外的文武官員們此時還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太子朱常洛能否順利登基,承繼大統。
以萬皇帝的性格,再加上鄭貴妃在一旁吹枕邊風,倘若萬皇帝下詔廢了太子朱常洛改立福王朱常洵為儲君,那麼這將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雖然太子在擔任儲君的期間並沒什麼過錯,但有一句話說的好,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要有心的話可以隨隨便便找出太子行為失當的十大罪狀來。
要知道朝堂上那些寒窗苦讀的官員靠的就是嘴皮子和筆桿子混飯吃,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可是手到擒來。
李宏宇倒不擔心萬皇帝一時間心血來潮改立福王為太子,萬皇帝並不是那種輕易改變心跡的人,而且還是改立儲君這種對大明安穩至關重要的國之重事。
“皇上有旨,宣各位大人進宮見駕!”就在眾人在那裡低聲談論著的時候,一名內侍從宮門出走,尖著嗓子高聲喝道。
聽聞此言,現場的文武百官立刻安靜了下來,有條不紊地按照官場上的地位列成了一文一武兩隊,文官中領隊的是內閣首輔方從哲,武官中領隊的是英國公張惟賢。
李宏宇雖然是狀元出身但資淺薄,因此唯有老老實實地排在文官佇列中最末尾的份兒,實際上他能出現在這種場合已經是一個意外,是萬皇帝給他的恩典,否則以他現在的官位根本沒資格跟方從哲等大員一同去幹清宮面聖,傻子都能猜出來十有**萬皇帝要交待後事了。
幹清宮,東暖閣。
幾名太醫院的御醫神情凝重地在門外的走廊上低聲商議著什麼,不時地搖著頭,氣氛顯得頗為壓抑。
閣內,面容憔悴的萬皇帝倚坐在軟榻上,床邊立著太子朱常洛、太孫朱由校和鄭貴妃,三個人的眼眶都通紅,看樣子好像是哭過。
“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進門後,文武眾臣齊刷刷地跪在軟榻前向萬皇帝下跪行禮。
“眾卿家平身。”萬皇帝蒼白的臉上流露出一絲笑容,向上揮了一下手後沉聲喝道。
“謝皇上!”眾臣聞言紛紛起身,一左一右列隊躬身站在那裡等著萬皇帝訓示。
“諸位卿家,朕少小登基到如今已經整整四十八載,回首過往有很多悔之晚矣的憾事。”
萬皇帝環視了一眼面前的文武重臣,沉吟了一下後開口說道,“朕自知自己並非什麼聖明之君,因此並不想大行之後彰顯什麼功績,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斷。”
“朕自知大限將至,無力迴天,因此把眾卿家宣來於此,眾卿家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大明的江山以後就要靠眾卿家打理,輔助太子中興大明。”
說著,萬皇帝語峰一轉,向一旁躬立著的太子朱常洛沉聲說道,“太子,給眾卿家行禮,以後你要依靠眾卿家輔佐。”
“見過各位大人。”朱常洛聞言走上前一步,向眾臣拱手說道。
“皇上言重了,臣等惶恐。”方從哲等人哪裡敢將接受朱常洛這一拜,紛紛跪在了地上回道。
“起來吧。”萬皇帝見狀嘴角擠出了一絲笑意,向上微微抬了抬手。
“謝皇上恩典。”方從哲等人這才站了起來,鴉雀無聲地站在那裡,誰都知道萬皇帝這是在託孤,把身邊的後事給安排了,而現場的這些文武大臣就是他給朱常洛挑選的輔臣。
“英國公留下。”萬皇帝交待了眾人一番後,望了一眼立在人群前方的張惟賢說道。
“臣等告退!”其餘的大臣知道萬皇帝有事情要單獨向萬皇帝交代,因此知趣地行禮後告退,在東暖閣外面的走廊上等待著,以防萬皇帝再宣召其他的人。(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一章 輔政大臣
“皇上的病情如何了?”
出了東暖閣後,方從哲徑直走向了門外立著的那幾名低聲商議著的太醫院御醫後,神色嚴肅地沉聲問道,言語中顯得異常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