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3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兒臣遵旨。”

“孫兒遵旨。”

朱常洛和朱由校聞言連忙躬身答道,此言從萬皇帝口中說出無疑就是萬皇帝下達的遺詔。

“李翰林,海關司和新軍的事你要多多費心,你對大明的忠心和功勞朕知道,太子和太孫也知道。”

萬皇帝聞言微微頷首,然後望著李宏宇沉聲說道,“待海關司和新軍事宜安置妥當後太子會將你調入京城委以重任,在此之前還望你安心在外當差!”

“皇上放心,臣深受皇恩自然忠君報國,只要能報效大明足矣,願成為太子和太孫手中利器,為太子和太孫排憂解難,中興我大明大好江山。”

李宏宇連忙跪下,向萬皇帝一拱手後鄭重其事地說道,“臣會誓死捍衛太子和太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萬皇帝聞言頓時笑了起來,欣慰地望著李宏宇說道,“李翰林,朕果然沒有看錯你,在大明的眾多臣子中你是最為讓朕放心的一個,朕期盼你輔佐太子和太孫,為大明建功立業,成就一段君臣之誼的千古佳話。”

“臣謹記皇上教誨!”李宏宇聞言連忙高聲回答,心中不由得感到有幾分慚愧,罔負了萬皇帝的信任。

很顯然,李宏宇並沒有萬皇帝誇讚得那麼好,先前的那番言語他只提到了朱常洛和朱由校,並沒有說要忠於朱由校以後的皇帝。

這就意味著他只保朱常洛和朱由校兩人,一旦大明遇到危機的話會全力以赴,至於以後的崇禎帝他就順其自然,畢竟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他對朱常洛和朱由校盡忠已經對得起萬皇帝的知遇之恩。

可惜的是,無論是萬皇帝還是朱常洛和朱由校此時都未能聽出李宏宇話語中的言外之意,他們豈會想到龐大的大明江山已經命不久矣。

李宏宇此時非常佩服萬皇帝在朱常洛和朱由校面前力保他執掌海關司和新軍,萬皇帝登基近五十年,對朝中的境況瞭如指掌,先不說能力的問題,單單李宏宇對海關司和新軍的理念朝中就無人能及。

說實話,萬皇帝對海關司和新軍的發展非常滿意,海關司自不必說,一切事務有條不紊地進行,單單李宏宇在揚州狂掃六百萬兩就令大明朝堂百官無人能及。

新軍的成果更是出乎萬皇帝的重要,身為皇帝自然最為看重的就是軍事力量,尤其是現在大明內有百姓造反外有後金為患邊疆,萬皇帝更喜歡得到一種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新軍來確保大明江山。

其中,薩爾滸的戰敗對萬皇帝觸動尤大,如果不是薩爾滸戰敗萬皇帝的身體狀況也不會糟糕到現在這個地步,至少還能再撐個兩三年。

對於朝臣和百姓而言,薩爾滸只不過是一場敗仗而已,可對於萬皇帝來說他看到了大明江山的危機,要知道薩爾滸之戰大明可謂集中了天下衛所軍隊的精銳,可結果竟然不堪一擊,實在是觸目驚心。

為此,萬皇帝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對衛所軍隊進行改革的情形下把希望寄託在了李宏宇的身上,希望李宏宇能透過新軍在西北取得連番大捷,然後攜勝戰之威對大明軍隊進行改革。

以前,大明的衛所軍隊再不堪皇帝們也不著急,畢竟世間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挑戰大明帝國的權威,再加上大明國內政局安穩,軍隊戰鬥力減弱的事實就被掩蓋了下來。

薩爾滸大戰後,萬皇帝開始正視明軍戰鬥力不堪的問題,可惜朝中文武大員除了李宏宇外無人能擔此重任,不說別的僅僅編練軍隊的軍費別的官員就無法解決,所以萬皇帝唯有重用李宏宇行事。

萬皇帝雖然有些剛愎自用,但他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選擇相信哪位官員就會放手讓其去行事。

遠的不說,以熊廷弼被啟用為例,萬皇帝給予了熊廷弼統掌遼東軍政大權的權力,對熊廷弼經營遼東的理念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援,同意其用打造的遼東防線困死後金的策略,使得努爾哈赤有力使不出,攻打大明城池帶來的巨大傷亡可不是他所願意看見的。

努爾哈赤現在也就只能襲擾遼東一些明軍佔據的小城堡,撕開明軍防線後進入明軍地盤進行劫掠,對於那些中等以上的城池採用了敬而遠之的策略,千方百計地誘使明軍到城外作戰。

在熊廷弼的嚴令下,各城的守將皆嚴守不出,後金軍挑釁一番後也就離開了。

如果熊廷弼一直待在遼東,在遼東經營數年並操練好軍隊的話,那麼後金將會被困在遼東邊牆以外。

不過,大明羸弱的財政無法支撐熊廷弼在遼東的軍費開銷,再加上大明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