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波驟起
果然,李宏宇的擔憂很快成為了現實,當萬皇帝的靈柩移至觀德殿後,禮科左給事中楊漣率先向福王發難,上疏給鄭貴妃要鄭貴妃讓已然盡孝的福王回封地就藩,以安國本。
隨著楊漣的這道奏疏,京城東林黨一派的官員們紛紛給鄭貴妃上疏,讓福王回自己的封地。
實際上,福王進京的時候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他說奉了萬皇帝的詔令前來,可京城文武百官沒人知道這件事情。
不過,除了太子外沒人有資格檢視福王口中所稱的詔令,而太子又不想在萬皇帝大喪期間惹出什麼是非來,同時也是顧及兄弟之間的情誼,自然也就沒有提及此事。
如今木已成舟,朝堂上的官員們唯有接受福王奉詔進京的說法,那些支援太子的官員們只能想辦法讓福王離京,以確保太子一承大統。
隨著東林黨在太子和福王爭位一事上拔得了頭籌,楚黨、浙黨和齊黨等派系的官員也不甘示弱,相繼上疏給鄭貴妃讓福王離京,再怎麼說太子佔據著正統的地位,他們要是不發聲的話會被外界鄙夷。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福王處於不利的境地,但既然有人支援太子那麼必定有人以福王馬首是瞻,官場上從來不缺那種抓住機會拼命往上爬的人。
因此,投靠了福王的文官很快就予以了反擊,也給鄭貴妃上疏,認為福王對萬皇帝的孝道之深天地可鑑,應該成全福王對萬皇帝盡最後的孝道,貿然讓福王離京有罔人倫。
不僅如此,這些文官還引經據典,認為福王應該等新帝登基後再行離京,既是盡了君臣之誼,也是敘了兄弟之情。
與支援太子的文官相比,投靠福王的文官零零散散來自朝中的各個派系,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齊楚浙三黨中都有人為福王說話。
對於古代的官員,尤其是明朝的官員把名譽看得至關重要,永樂皇帝登基時殺了不少不肯奉其為皇家正統的文官就是最好的一個明證,方孝孺更是史無前例地被誅了十族。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真的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候生命往往比名譽重要,雖然有靖難之役後雖然有不少忠於建文帝的文官永樂皇帝殺了,但更多的文官知趣地選擇了臣服。
在投靠福王的那些文官中,領頭的人是李宏宇的老相識,都察院貴州道御史張翰,曾經想要阻止李宏宇查迎春閣結果遭到了李宏宇堅決回擊,最後灰熘熘地離開。
明朝中後期,以翰林、御史和給事中為首的言官成為了朝廷的主導力量,因為擁有督察百官的大權,故而對朝政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可以對六部堂官和內閣閣員施加壓力。
這也是為何萬皇帝不喜歡言官的原因,言官除了在朝廷上的派系爭鬥中唿風喚雨外很少在國家的政務中有所建樹。
因此,萬皇帝后來故意不補除了翰林以外的言官的官缺,使得御史和給事中的人數空缺了近一半,他的耳根子隨之也清淨了不少。
其實不僅言官,這也是明朝文官的一個通病,大明的文官通常精於空談和內鬥而疏於實幹,重名譽而輕民生。
正是因為言官在朝堂上是各派系爭鬥的急先鋒,所以這次的福王事件自然是由言官開頭。
而那些位高權重的裡六部堂官等大員反而一個個陷入了沉默中,對此事閉口不語,他們與那些言官不同一言一行對朝局影響甚重,故而無法像那些言官那樣只逞一時口舌之快。
相對於文官集團各派系官員在太子和福王之間鮮明的態度而言,勳貴集團則一派沉寂,沒有任何一個勳貴願意在這件事情中當出頭鳥。
跟文官集團不同,勳貴集團雖然在朝中政務中被文官集團死死壓制住,導致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弱,但他們手握兵權,故而在改朝換代這種國之重事上的話語權高過那些舞文弄墨的文官們。
所以,勳貴集團的勳貴們不會輕易表露在太子和福王奪嫡一事中如何站隊,一旦他們表明了態度那麼就意味著軍事衝突已經為時不遠。
另外,與文官集團不同的是勳貴集團內部等級森嚴,這種站隊的事情通常由勳貴集團中各派系的首領發聲,不像文官集團那樣無論官職大小都能發表看法。
李宏宇冷眼旁觀著朝堂上發生的一幕幕,密切關注勳貴集團勳貴們的動向,對於奪嫡一事文官集團鬧得再兇也無濟於事,這事兒關鍵還是要看勳貴集團的態度,確切說是看英國公張惟賢等數個執掌京城親軍和京軍兵權勳貴的選擇。
明朝中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