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琿聞言頓時面露擔憂的神色,不無關切地向李說道,心中暗暗感到著急,他可不希望朝鮮與後金硬拼。
“只要有大明在那麼朝鮮就是安全的,除非蠻人把大明大敗,可那時咱們朝鮮也跟著完了。”
自幼受中華文化薰陶的李自然不贊同李琿這種自私自利的做法,認為跟蠻人走得太近是與虎謀皮,因此沉聲向李琿說道,“主上殿下,道不同不相為謀,大明會給你應有的懲罰,朝鮮的事情你就勿需擔心。”
說著,李一揮手,一旁的叛軍就把李琿帶了出去,李琿知道他無法改變李的相想法,臉上不由得浮現出失望的神色。
“綾陽君,王大妃要咱們殺了主上殿下和世子,咱們該如何應對?”
等李琿走後,立在一旁的崔鳴吉不由得沉聲問道,這是仁穆王后協助李的唯一條件,要給死去的父親好兒子報仇雪恨。
“王大妃是一個明事理的人,咱們只要跟她把道理講明瞭她會理解咱們的。”
李的眉頭皺了皺,然後不動聲色地說道,李琿和李的生死掌管在大明使臣的手裡,他對此是無能為力。
如果讓李選擇,他自然希望處死李琿,這樣的話就不用擔心李琿以後鬧出什麼事端來,是他的一大威脅。
畢竟李琿是大明冊封的國王,又在位十幾年可謂資深厚,所以還是殺了李琿為好,只可惜他不能這樣做,要不然將與朝鮮王的寶座無緣。
由於已經抓住了李琿,因此李隨即帶著人撤離了景福宮,景福宮是李琿的王宮城裡那些忠於李琿的官員和士兵一定會前來救援。
李的去處自然是慶雲宮了,那裡是仁穆王后的寢宮,有仁穆王后給他做主,再加上他現在“挾天子以令諸侯”,故而是最穩妥的去處。
在去慶雲宮的途中,李下令對骨北黨的重要成員進行逮捕,以免其聚集起來召集士兵進行反擊,鄭仁弘、李爾瞻和樸承宗等人自然是逮捕的重點。
這意味著漢城的亂局正式拉開了帷幕,這場政變不僅開始波及到骨北黨的官員,漢城的官員和百姓都將受到影響,混亂中少不了燒殺搶奪**淫擄掠的事情。
不僅漢城計程車兵,漢城的混混以及各色人等也會趁機撈上一筆,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現在漢城最安全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有著不少明軍護衛的迎賓館,另外一處就是明軍駐守的軍營。
如果李琿早做決定逃去那裡的話,那麼今晚的政變就不會成功,這是他最後唯一可行的選擇。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李琿今天一連做出了兩個錯誤的決定,先是忽視了樸承宗關於金源和李貴等人造反的稟報,後來又在李率兵攻打景福宮的時候選擇留下。
這使得李琿沒有了翻身的餘地,最終成為了階下之囚,不僅失去了自由而且還有性命之憂,並且很有可能會背上李給他安插的勾結後金、企圖殺害大明使團的罪名,這將成為他一輩子的汙點。(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章 請罪
慶雲宮。
“殺了李琿和李,綾陽君,你不是答應本宮要殺了他們兩父子?”
大殿上,一名衣著華麗的雍容中年女子情緒激動地望著跪在她面前的李說道,她就是被李琿幽禁的仁穆王后。
仁穆王后不僅被李琿殺了父親和兒子,而且還被幽禁了十年之久,心中對李琿的憤恨可想而知。
“王大妃,臣也想殺了主上殿下,可主上殿下乃大明冊封的君王,咱們要是貿然殺了他和世子的話會激怒大明。”
李抬起頭,神色嚴肅地望著仁穆王后說道,“王大妃,主上殿下雖然該死但按照法禮要由大明來進行懲處,還望王大妃諒解。”
“王大妃,主上殿下殺不得,為了朝鮮,望王大妃諒解。”這時,跪在李身後的金源和崔鳴吉等人齊聲勸道。
“唉!”
仁穆王后見狀臉上頓時浮現出失望的神色,她知道今天是殺不了李琿和李父子,因此不由得仰天長嘆了一口氣。
“不殺他們倆也行,你把李琿喊來本宮要當眾痛斥他的罪行,以消本宮心頭之恨!”隨後,仁穆王后恨恨地向李提了一個條件。
“好!”李聞言想了想後答應了下來,這件事情並不難辦,如果不讓仁穆王后出口氣的話恐怕仁穆王后不會善罷甘休的。
很快,李琿被軍士押到了大殿上,往他小腿上一踹就跪在了仁穆王后的面前。
“李琿,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實在是惡有惡報,太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