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1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李宏宇睡得正迷糊,過了一會兒才緩過勁兒來,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隨即起身穿上衣服後前去查探。

“大人,他們好像有所行動,不知道是什麼。”

城門樓上,吳三桂等將領接到訊息後已經提前趕來,正遠遠望著清軍大營裡的動靜,只見黑夜中人影閃動似乎在進行大規模的調動,見到李宏宇後連忙行禮,然後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宏宇拿著千里筒瞅了瞅遠處清軍大營,然後伸了一個懶腰,神色輕鬆地開口向吳三桂等人說道,“建奴要撤軍了,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把傷員送去山海關。”

“撤軍?”吳三桂等人聞言頓時面面相覷,一時間顯得有些難以相信,好好的清軍為什麼就撤走了,他們這些天不是一直忙著攻城嗎?

“如果本太傅沒有猜錯的話,建奴肯定是知道本太傅把海關司的水師給調來了,他們擔心水師會趁機攻打遼東,所以回兵協防。”

李宏宇笑了笑,然後抬步向城門樓下走去,邊走邊打著哈欠說道,“這些天本太傅都沒怎麼睡好,想必大家也都一樣,今晚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望著李宏宇離開的背影,吳三桂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覷,誰能想到已經擺足了架勢準備攻城的清軍竟然被李宏宇的水師嚇得撤兵自保?

隨後眾人就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擺脫了危險,畢竟誰也不想在寧遠與擁有優勢兵力的清軍打上一場,屆時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戰死,松錦大戰打到現在這個份兒上將士們都累了,需要的是休整而不是廝殺。

第八百七十五章 遠離是非之地

隨著皇太極退兵錦州,歷時兩年多的松錦大戰終於臨近了尾聲,明軍固守寧遠與錦州的清軍遙相對峙,遼西走廊逐漸恢復了昔日的平靜。

杏山的明軍成功被李宏宇安排的船隻接走,順流直下抵達天津港,然後在京城城外的京軍大營休整。

這些劫後餘生的將士們有一種再世為人的感慨,他們先前還以為要戰死在杏山城,又或者被俘,沒成想李宏宇竟然成功把他們給救了出來,心中無不對李宏宇充滿了感激之情。

崇禎皇帝也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雖然李宏宇現在沒法擊敗皇太極,但至少把被圍困在塔山城和杏山城的明軍給救了回來,這已經是一份天大的功勞。

當然了,朝廷自然不會把實情告訴外界,在崇禎皇帝的授意下,內閣很快就擬寫了慶賀松錦大捷的告示,下令全國張貼,使得沉寂多年的李宏宇再一次出現在了百姓們的視線裡,聲望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點。

為了穩定關外的局勢,李宏宇留在寧遠坐鎮,他跟皇太極一樣,都捨棄了錦州和寧遠之間的松山、塔山和杏山三座軍事重鎮,集中兵力防守。

由於擔心明軍水師抄了滿清的後路,皇太極在錦州沒待多久就率領一部分清軍回了遼東,沒有心情再去攻打寧遠城,反正現在明軍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不足為懼。

隨著關外戰場硝煙的消散,明軍和清軍都進入了休整期,使得遼西走廊重新恢復了昔日的平靜,並且與先前相比多出了一份死寂,不少地方都成為了無人區,城池荒廢,土地荒蕪。

五月下旬,李宏宇被崇禎皇帝召回京城,崇禎皇帝準備舉行盛大的儀式祭奠戰死殉國的洪承疇。

李宏宇得知此事後眉頭皺了皺,他已經得到了情報,洪承疇並沒有戰死,被俘後被皇太極軟禁,奉為上賓,只不過洪承疇還沒有叛變。

根據李宏宇的記憶,洪承疇應該投靠了滿清,不過由於歷史已經改變他也不知道洪承疇究竟會做何選擇。

再者說了,李宏宇之所以得到洪承疇的情報是劉愛塔提供的,除了李宏宇外別人都不知道劉愛塔的身份,因此他不能將這件事情洩露出去。

李宏宇除了擔心劉愛塔的身份暴露外,更忌憚崇禎皇帝心裡不舒服,崇禎皇帝原本就是一個疑心非常重的人,朝廷都沒有得到的絕對情報李宏宇竟然私底下搞來了,這可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李宏宇決定裝作不知此事的樣子,參加了崇禎皇帝給洪承疇舉行的祭奠儀式。

儀式上,崇禎皇帝提到松錦大戰戰死的將士們不由得涕淚俱下,現場的文武大臣隨之哭聲一片,一派慘雲愁霧的模樣。

李宏宇並沒哭,只是神色嚴肅地立在那裡,他已經經歷過太多的生離死別,心理承受能力自然非凡,況且身為大明的太傅也不想表現得如此做作,他看得出來很多大臣都是在那裡乾嚎,眼眶裡沒有一滴淚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