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部分(3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經率領援兵抵達。

“廢物!”那名宦官已經注意到了粗壯將領的神色變化,心中頓時感到一陣失望,暗自罵了一句,面對眼前的局勢他不敢怠慢,連忙派人向鄭氏太皇太后稟報,等待其拿主意。

鄭氏太皇太后距離信王並不遠,信王的府邸在十王府的東邊,而福王的府邸在十王府的西邊,因此派去的人很快就把無法進入信王府邸的事情向鄭氏太皇太后和福王稟報。

“他們好大的膽子呀!”

鄭氏太皇太后沒想到那些禁軍竟會阻擋把信王帶走,柳眉頓時就是一豎,冷冷地向屋子裡一名身穿國公服飾的中年男子說道,“辛國公,他們這是想要劫持信王,你速去坐鎮平叛,確保信王安危!”

這名中年男子是大明的辛國公趙福倫,親軍都護府右大都督,按照定製他與武國公穆崇風輪流在皇城內坐鎮值守,這個月恰好輪到了趙福倫。

七年前,親軍都護府原右大都督、文山侯趙德光因為在萬曆皇帝死後在京城發動“叛亂”被處死,趙福倫得以繼任親軍都護府右大都督。

雖然朝廷的告示上寫的是趙德光叛變,但京城官場上的人都清楚他是因為支援福王與當時尚未登基的泰昌皇帝而被處死。

如今,趙福倫也走上了與趙德光一樣的道路,想要透過支援福王登基而取代張惟賢,一躍成為勳貴之首。

在趙福倫看來,今晚行事簡直是天賜良機,原本一直待在皇城的李宏宇因為天啟皇帝服用“靈飲露”病情好轉後回府與家人團聚,如此一來皇城裡就沒有了能威脅到他的人,只要親軍守住皇城,待福王明天往太和殿的龍椅上一坐,那麼他就是從龍的首功之臣。

可讓趙福倫沒有想到的是,守衛信王府邸的禁軍竟然不理會天啟皇帝的口諭,堅持要求張嫣前來才肯放人,這讓他是倍感意外,萬萬沒想到那些禁軍的態度如此強硬。

“太皇太后,此事不可操之過急,要從長計議。”

鄭氏太皇太后向趙福倫下達命令後,趙福倫沉吟了一下,鄭重其事地躬身回道,“皇城禁軍有兩三千人,外城有禁軍萬餘人,一旦開打的話皇城的禁軍勢必發求救訊號,屆時恐怕外城的禁軍很快就會攻進皇城,後果難測。”

“那你說怎麼辦,總不能任由信王待在府內!”

鄭氏太皇太后的眉頭頓時就是一皺,如果不能把信王控制在手裡的話那麼一旦皇城外面的群臣入城,她可就沒有能威懾對方的本錢。

“太皇太后,聽聞信王和李太后感情深厚,不如讓李太后去請信王。”趙福倫聞言略一沉吟,然後試探性地說道。

“李太后?”鄭氏太皇太后這時才想起來太子的東宮裡還住著一位對信王有養育之恩的太后。

自從當年冷宮爆發大火後,李太后和朱徽就住進了東宮,反正天啟皇帝沒有太子,因此一直住到了現在。

朱由檢十四歲以後就從東宮搬到了十王府,在此之前李太后和另外一位李姓妃嬪李莊妃一直在照顧朱由檢,因此朱由檢對兩人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趙福倫口中所謂的“請”自然是迫使李太后和李莊妃前來十王府,逼迫信王出府,信王不過十六歲還是一位非常感性的少年,十有**會為了李太后和李莊妃離開府邸。

不過,李太后雖然在皇宮中和官場上的影響力遠不如鄭氏太皇太后,但她畢竟是大明的太后,因此如果強行逼她來十王府的話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行,連鄭氏太皇太后也沒有這個權力。

“來人,去慈慶宮請太后和莊妃前來,就說哀家有事要找她們商議。”

鄭氏太皇太后自然清楚趙福倫言語中的意思,唯今之計唯有用李太后和李莊妃來逼朱由檢自動從府邸走出來,因此沉吟了一下後神色冷峻地向一旁的內侍下達了命令。

至於皇后張嫣,鄭氏太皇太后是一點兒也指望不上,西苑的禁軍兵力是十王府的兩倍,雖然鄭氏太皇太后的人包圍了西苑但只敢守在西苑外面,連院門都不敢進入。

不過,因為天啟皇帝已經駕崩,故而鄭氏太皇太后的重心就轉到了十王府,先把信王控制住再說,只要福王順利登基的話那麼張嫣也就不足為懼。

“太皇太后,如果太后不肯前來那可如何是好?”那名內侍向鄭氏太皇太后一躬身,然後開口請示道,想必李太后已經聽聞了皇城裡所發生事情的風聲。

“如果李太后不來你們就把樂安公主請來,哀家有話要對樂安公主說。”

鄭氏太皇太后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她知道那名內侍是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