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部分(3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從來沒想到出關與西域諸國交戰,要不然大明也不會退守嘉峪關。

“西征一事關大明疆域和安危,咱們陝西行都司鎮守大明的西南大門,出兵西征是理所應當之事!”

古山聞言微微頷首,然後開口提醒道,“諸位不要望了哈密衛,那可是太祖也設下的,歸咱們陝西行都司節制,諸位的先祖有不少人都參與了哈密衛的設立,可現在那裡卻成為了葉爾羌人的地盤,諸位難道就不覺得臉上無光嗎?”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陷入了沉默,自從嘉靖年間哈密衛被西域國家攻佔,陝西行都司的觸角就再也沒有抵達過那裡,可謂是陝西行都司的一個遺憾。

“諸位,此次整頓已經是箭在弦上,諸位不要抱有什麼幻想,西征軍統帥滿桂將軍已經來到了甘州城,就是想要了解咱們陝西行都司的軍備,為補充西征軍的兵源做準備!”

古山知道在座眾人已經詞窮,於是不動聲色地說道,“收復哈密衛是咱們陝西行都司的職責,諸位為官多年,自然清楚其中的輕重!”

眾人聞言不由得互相對視了一眼,事已至此看來陝西行都司要迎來一場大的變革,因此他們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對抗,另外一條是服從。

很顯然,朝廷一旦同意了整頓陝西行都司軍務,那麼肯定不怕因此引發一些亂子,畢竟西征軍就在嘉峪關外,而且外喀爾喀部的蒙古軍隊是西征軍的盟友,就算有亂子的話也能迅速撲滅。

故而,擺在他們面前其實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乖乖地服從這次整頓,否則的話恐怕要落得一個張耀祥和韓指揮使的下場。

第八百四十二章 敦煌古城

崇禎元年,五月。

“大人,您看,那就是敦煌城。”

一支頂著驕陽在戈壁上行進的隊伍出現在了一個山頭上,滿桂縱馬來到李宏宇的面前,伸手指著遠處一座雄偉的城池向李宏宇沉聲說道。

“走!”李宏宇還是第一次來河西,望了一眼那座高大的城池後一拉馬的韁繩,一馬當先向其奔去,他早就想要見識一下敦煌古城的魅力。

滿桂等人自然不敢怠慢,紛紛策馬追了過去,揚起了一陣漫天的塵土。

敦煌城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建在戈壁中的綠洲之上,是絲綢之路連線歐洲和中亞的交通要塞,西邊就是玉門關和陽關。

雖然絲綢之路如今已經衰敗沒有往日的那番勝景,但敦煌城由於重要的地理位置還是西域最為繁華的城市,城高牆厚,市面繁鬧。

原本大明在嘉峪關以西有七個衛所,俗稱“關西七衛”,守衛著大明最西部的邊疆,可隨著大明國力衰弱不得不將七衛的百姓撤進了嘉峪關,將關西之地拱手讓出。

所謂的關西七衛,指的是大明在嘉峪關以西地區設立的7個羈縻衛所,又稱“西北七衛”,也因為七衛首領皆為蒙古貴族故而被稱為“蒙古七衛”,即:

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

後來,由於沙州衛內遷,在其故地又設罕東左衛,可惜嘉靖朝以後被興起的土魯番汗國所吞併。

不過,吐魯番汗國之後又被以原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的後裔所建立起來的葉爾羌汗國所吞併。

滿桂歷時兩年,終於打敗了關西七衛地界中除哈密衛以外的敵軍,成功佔領了關西地區最為重要的敦煌城。

哈密衛之所以沒有被滿桂攻下,是因為哈密衛是在玉門關以西地區,而其餘六衛皆在玉門關以東,距離比較遠。

另外,葉爾羌汗國在哈密地區的統治者實力很強,哈密衛的地盤不僅是關西七衛中最大的而且也最為富饒。

這使得滿桂不敢輕易出兵,否則即便攻下了哈密也很難守住,畢竟繼承了察合臺汗國東部地區的葉爾羌汗國是西域的一個強大的存在,單憑他和西征軍很難對付。

正是因為這樣,在西征軍的發展面臨到一個瓶頸的時候,李宏宇不遠千里趕了過來,有些事情必須要他親自拿主意才行。

像往常一樣,敦煌城的街市上熱鬧非凡,服飾和容貌各異的人們來來往往,街邊商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喧囂不斷。

幾年征戰下來,當年出發時的兩萬西征軍老兵現在只剩下不到一萬人,其餘兵力是滿桂從西域徵召來的將士,故而西征軍裡現在有不少蒙古人和西域人。

關西是一個多民族聚集之地,民風悍勇,是兵源的絕佳徵集之地,在西征軍優厚的待遇下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投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