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林負責訓練和人員管理,德文雜湊姆負責指揮和作戰方案的擬定,李普負責業務推廣,德文雜湊姆和李普兩個人雖然說權力大於李若林,但李若林又佔了親信和有群眾基礎的優勢,三個人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權力結構,很是穩定。
繼剿滅了猛虎組織之後,巴布亞紐幾內亞又找上門來,同樣是消滅反動派,雖然後來政斧內部又發生了政變,導致合同被終止,但安泰公司仍然獲得了超過三千萬美元的收益。
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安泰公司已經成為僱傭軍界排名前三的一個組織,而且戰績赫赫驚人,全勝和無一傷亡讓安泰公司名聲大噪,特別是裝備有奧丁和雷神這兩大利器,更加憑空增加了極大的威名。
經過德國國防部的詳細測試和認真評估,認為奧丁是一種能夠開創作戰新模式的武器,而且在現在的戰爭方式和戰爭規模中,比起坦克和直升飛機來,有著維護簡便,出動成本低,火力強大和人員安全的特點。
除了督促威格曼公司繼續採購外,德國第一批採購就達到了六百五十輛,在威格曼透露的德國陸軍發展規劃中,未來奧丁的裝備數量應該在一千八百架以上,並且準備在合適的機會引進雷神,跟奧丁組成空地搭配,為此德國甚至消減了空軍的預算。
由於戰爭對於德國的創傷過於巨大,到現在德國人仍然在反思著戰爭的危害,所以德國的反戰勢力特別強大,在得知國防部這麼大的武器採購計劃之後,很多反戰團體跑到國防部和儀會進行抗議,但同時還有很多德國人不能忘卻昔曰的強大和榮耀,認為德國雖然戰敗了,但那是戰略方向出了問題,並且受到了東西方兩大勢力的夾擊,如果專心起來只對付一個敵人的話,德國說不定早就統一全球了,至少統一歐洲不成問題,這些人把這種思想埋在內心深處,絲毫不敢顯露,整個歐洲包括美國,對德國不是沒有戒心,誰都知道以德國人的勤奮和紀律姓,遲早會重新崛起於世界之林的。
而奧丁就被視為打破現在戰爭形勢發展的利器,只要能在戰爭中證明奧丁的價值,那麼德國就能擁有別人沒有的優勢,特別是增加了發電元件的奧丁更是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而雷神的優良表現則被更多的國家所看重,畢竟以現在的戰爭理論看,會飛的才是王道,不過凡是詢問的通通被蘇明拒絕了,在沒有滿足自已需要之前,蘇明是不打算進行對外銷售的。
巴基斯坦在蘇明的幫助下,鎮壓了很多不聽話的部族,特別是好戰的普什圖族,除了一部分逃到了對面的阿富汗,參加了塔利班外,其它都變成安分守已起來,巴基斯坦國內的形勢一片大好。
這裡作為蘇氏的第二大產業發展地,如果不安定下來,蘇明也不能安心不是,安定下來之後,蘇明開始把蘇氏的很多產業引了進來,包括很多適合巴基斯坦的加工業,因為巴基斯坦雖然盛產稻米和棉花,但卻沒有相應的加工業,只能當成原料出口,在蘇氏的帶頭下,國內很多資本也跟著進入了巴基斯坦,大量的棉紡、水泥、冶金、機械加工等產業湧了進來,吸收了大量的勞動力,也給巴基斯坦帶來了大量的稅收。
一時間巴基斯坦發展的如火如荼,蘇明之所以選擇在巴基斯坦發展,一方面是看中它和中國的關係是最好的,不至於因為國家利益衝突而讓自已受到損失,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也是人口大國,擁有發展潛力,又跟中國相鄰,可以相互呼應和支援。
蘇明也不想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籃子裡面,雖然國內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為了防止被人鉗制,還是在這裡另發展一攤比較好,也省得有人亂動腦筋,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那麼大的產業放在那裡,要說沒有人窺測,那是不可能的,國內還沒到允許私營經濟插足這麼多領域,甚至包括軍事領域,蘇氏這是特例,因為師老開了金口,這才沒有人敢胡亂伸手。
這次安泰公司又接到一個新的任務,同樣是西非,不過這次換成了安哥拉,安哥拉可不象獅子山那樣的小國,反對派擁有接十萬的武裝人員,安政斧的目的就是以打促和,想透過沉重打擊將對方逼到談判桌上,安泰公司的任務就是協助政斧軍完成這個任務,而任務的酬勞由美國設在當地的一家石油公司提供,金額為6000萬美元。
經過任務評估之後,德文雜湊姆一致決定出動兩個完整的小隊,包括Z小隊,攜帶所有的雷神和奧丁過去,由於獅子山、巴布亞紐幾內亞都還需要人員駐紮,這樣一來,整個基地除了盤古小隊,基本就已經沒有人了。
蘇明不知道,安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