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從一到十談養生 作者:瞎說唄

以中醫用三個手指頭號脈是有其道理的。

號脈從前往後,中醫分別稱作寸部、關部、尺部,食指號的是寸部,是上焦;中指號的是關部,是中焦;無名指號的是尺部,是下焦。左右手也是有區別的,左手的寸、關、尺分別代表的是心、肝、腎;而右手的寸、關、尺分別代表的是肺、脾、腎。

根據《靈樞·營衛生會》中的論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將橫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兩髒和頭面部,稱做上焦;也有人將上肢歸屬為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特點,也是根據《靈樞·決氣》中的論述,以“開發”、“宣化”和“若霧露之溉”為其主要生理功能。也就是說,上焦是主氣的升發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無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說“若霧露之溉”,《靈樞·營衛生會》也因此而概括為“上焦如霧”。《溫病條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治療原則,也是以此為其主要的理論依據。

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臍以上的上腹部。但是在《靈樞·營衛生會》中是指整個胃,也就是從胃的上口(賁門)至胃的下口(幽門)。對於中焦的生理功能特點,實際上包括了脾和胃的整個運化功能,所以說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是升降之樞,氣血生化之源。《靈樞·營衛生會》中概括為“中焦如漚”和《溫病條辨》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療原則,都是以中焦是“升降之樞”為其主要的理論依據。

下焦的部位一般也是根據《靈樞·營衛生會》之說,將胃以下的部位和臟器,如大腸、小腸、腎和膀胱等,劃歸為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特點,在《黃帝內經》中說它是排洩糟粕和尿液,《靈樞·營衛生會》中概括為“下焦如瀆”。但後世對藏象學說有了發展,將肝腎精血、命門元氣等都歸屬於下焦,因而擴大了下焦的生理功能範圍。《溫病條辨》提出“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實際上也包含著這一個概念在內。

三焦是氣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所以說它們主持諸氣,總司全身的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元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元氣根於腎,透過三焦而充沛於全身。人體的氣透過三焦而輸送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說三焦有疏通水道,執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全身的水液代謝,是由肺、脾、胃與腸、腎和膀胱的協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夠通利,那麼,肺、脾、腎等輸布調節水液的功能也難以實現其應有的生理效應。所以,中醫又把水液代謝的協調平衡作用稱為“三焦氣化”。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講 調理三焦,身動心靜(2)

三焦的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是相互關聯的。這是由於水液的執行全賴於氣的升降出入,人體的氣是依附於血、津液而存在的。因此,氣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必然是血或津液的通道。這實際上是一個功能的兩個方面而已。

是藥三分毒嗎

絕大部分中藥比西藥安全得多

中國有句老話叫“是藥三分毒”,可同時我們還有句老話叫“藥食同源”,這兩句話是不是矛盾的?關於中藥毒性的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兩個極端的觀點:一個觀點認為中藥都是些草根樹皮,是沒有毒的,中藥是安全的。認為中藥多吃點、少吃點,方子裡面多開幾味、少開幾味中藥沒有關係。其實這話是不正確的。大部分中藥和西藥相比,確實是比較安全的,特別是那些藥食同源的東西,像薏米、紅小豆等,本身就是糧食,它們當然是比較安全的,還有些做菜的作料,像白芷、丁香、花椒、茴香、桂皮、枸杞子、百合等,也是安全的。可以說,絕大部分中藥比西藥要安全得多。但是,個別藥毒性還是很大的。

關於中藥毒性還有一種觀點,是大驚小怪、草木皆兵。大家聽說過“中草藥性腎損害”嗎?這個論斷是英國人發明的,因為他們發現有些人長期吃中藥,把腎吃壞了。於是他們認為長期吃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會破壞腎臟,比如關木通、龍膽草、厚朴、防己、馬兜鈴等。結果這個名詞一出來,有些人就過分誇大中藥的副作用。北京一個很知名的西醫院的腎內科主任查房的時候,對每個患者都要問一遍吃過中藥沒有,假如患者說吃過中藥,這個大夫就跟年輕的大夫說:“你看,他就是因為吃中藥導致病情嚴重才住院的。”這就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醫了。

毒藥也能治大病

其實,中藥只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