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百姓肯定恨死他們,如何還肯聽信他們的話呢?”
朱傳宗拍案笑道:“高明,實在是高明!”
王定昆又道:“我聽說現在學堂裡的課本上,有很多有關法律和治國的東西。這些東西只要官員們學習就好,普通百姓學這個有什麼用呢?百姓只需要好好做事,治國立法是朝廷的事情。我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也知道各司其職這個道理。我建議以後課本里少這些高深的內容,除了教人識字,就是多多灌輸些忠於朝廷忠於皇上的觀念。省得他們懂得多了,不好好做事,反倒胡思亂想。”
又一個大臣大著膽子,也道:“只有這樣,才能保得我們大梁江山千年萬年啊!”朱傳宗聽得連連點頭,連說王定昆說得有理。
這時水封良看準苗頭,也起身說道:“說到這個我想起一個故事。民間女兒出嫁的時候,當媽的都會囑咐女兒,到了婆家第一天開始要少幹活。這樣如果哪天多幹了點,婆家人都會誇媳婦勤快。反過來呢,要是第一天開始就多幹,如果哪天不小心少幹了點,婆家人就會挑剔責怪。我覺得咱們現在的法令,對老百姓還是太寬鬆了,他們都沒了感恩之心,覺得理所當然。朝廷稍有不慎,他們就覺得朝廷虧欠了他們。這如何得了?以後還是嚴厲些,偶爾給些甜頭,還怕他們不感激涕零嗎?”
眾人拊掌大笑,真是心有慼慼。朱傳宗道:“各位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儘管暢所欲言啊。”
能當官當到這個地步的,都是聰明絕頂之人。說起對付百姓,個個都是駕輕就熟,有滿腹的計策。一看朱傳宗不怪罪,頓時是爭先恐後地獻計。禮部尚書孔石以前在明宗時候,出使過鎮旦國。他介紹了鎮旦國實行奴隸制,而全國的奴隸們卻都很擁護朝廷。他還重新調查了鎮旦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國策。這一國策曾經被明宗皇帝大為讚賞,並予以採納。
太常寺卿孟大人則提議多倡導百姓信仰佛教。佛教宣揚宿命的思想,勸人順從命運,寄希望於來世。百姓信了佛,當牛做馬也沒有怨言,自然不會再鬧事。
會議越開越是熱烈,眾人獻了足有數十條策略。朱傳宗都命人一一記錄在案,準備擇日就開始實行。
等到會議結束,眾人都興高采烈地退下了,朱傳宗留下王定昆與水封良兩人,單獨議事。
朱傳宗見沒有外人了,這才嘆了口氣,道:“也不知道我這樣做是對是錯,於百姓是好是壞呢?”
水封良道:“王爺何出此言呢?”
朱傳宗道:“我一心想著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現在卻有意去矇蔽他們,實在有些於心不忍。”
王定昆笑道:“王爺這麼想也不奇怪啊!說實話,我當初沒當官的時候,也是最恨官府矇騙百姓。不過到自己真當了官,這才明白,百姓的想法越簡單,越聽話,就越好管理。對於朝廷來說,穩定才是第一位。王爺這是從大局出發,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
朱傳宗一聽向來為百姓抱不平的王定昆都這樣說,心裡也就漸漸踏實了。水封良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討好朱傳宗的機會,也起身道:“老百姓都是愚昧無知的。聽見風就是雨,與其讓他們一知半解,被有心人利用起來鬧事。不如完全不知道。一切自有朝廷替他們做主,他們只需要好好勞作,吃飽穿暖,就心滿意足了。王爺這愚民之策,實在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啊!”
朱傳宗笑道:“說的也是。比如你那原來的老君教,也是很能蠱惑人心的。”
水封良嚇得面如土色,急忙跪倒道:“下官早已經把老君教解散了,再也不敢妖言惑眾了,王爺明察啊!”連連叩頭不止。
朱傳宗擺了擺手,笑道:“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你現在是本王的心腹,本王還能不信任你嗎?”
水封良偷眼看朱傳宗確實沒什麼別的意思,這才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不住拿衣袖擦著冷汗。
王定昆在旁邊看著,心裡也是發毛,心想:『朱傳宗現在越來越有當官的權謀了。以前他真為百姓著想,現在為了保住他家的江山,也開始愚弄百姓了。人心難測,真是一點也不差。再說伴君如伴虎,如今我功成名就,富甲天下,還是遠離朝堂這個是非之地為好。』
三人各懷心思,當下把愚民的政策措施又仔細商討了一番,只待施行了。
朱傳宗下朝回府,想起這些天忙於國事,難免冷落了幾女。他現在嬌妻美妾成群,被美人環繞,親熱了這個,就不免冷落那個,想要面面俱到,也是難事。
哪知道去了觀雲院、漱月樓,華採雲和朱水月都不在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