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彌補,同時能夠把攻擊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相反,雷凌族艦隊卻沒有掌握地利,也就無法讓隨行的軍團投入戰鬥。更要命的是,雷凌族艦隊本來就不太擅長進攻。如果無法一舉擊潰已經嚴陣以待的織星族艦隊,後果難以設想。
可以說,就算雷凌族艦隊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也難以發揮作用。
真要打起來,就算織星族艦隊佔不到便宜,也未必會落於下風。
星魂女皇很清楚,只要萬羅戰皇有所顧慮就不會貿然發動進攻。當然,這樣的僵持局面也不會一直維持下去。
只不過,是打是撤,並不由星魂女皇決定。
對於目前這種情況,星魂女皇也有點疑惑。
雷凌族艦隊到達之後,即不進攻、又不撤退,萬羅戰皇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雷凌族艦隊來晚了一步。如果早幾天到達,也就是在織星族艦隊跟庫圖姆統帥的矽魅艦隊交戰的時候到達,絕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面。遭到兩支強大艦隊夾擊,就算星魂女皇親自披掛上陣也不可能扭轉乾坤。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織星族艦隊沒有全軍覆沒就是萬幸的了。
問題是,雷凌族艦隊沒有在那個時候出現。
也許,這跟萬羅戰皇過於自信有關,也有可能跟萬羅戰皇與庫圖姆的秘密協議有關。總而言之,雷凌族艦隊來晚了一步。在織星族艦隊擊潰了庫圖姆的矽魅艦隊,並且控制了整個哥恩資訊之後才趕到。
雷凌族艦隊在這個時候才趕過來,還有什麼意義?
顯然,雷凌族艦隊沒有提前趕到,即沒有跟矽魅艦隊聯手對付織星族艦隊,肯定與萬羅戰皇的顧慮有關,即萬羅戰皇不想在這個時候跟織星族翻臉,不想因為這場戰鬥讓銀河系聯盟分崩離析,只是想借矽魅艦隊對付織星族,讓織星族艦隊與軍團無法及時到達北四區,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問題是,矽魅艦隊已經戰敗了,庫圖姆也逃走了,萬羅戰皇趕來幹嘛?
當然,就算來了,也不應該跟織星族艦隊對峙。
在星魂女皇看來,萬羅戰皇此時應該做的是跟織星族艦隊和平相處,提出共同進軍北四區,以此撇清跟庫圖姆的關係。雖然會因此失去掌握戰爭走向的機會,但是總比跟織星族對著幹好得多。
此外,如果萬羅戰皇有足夠的信心,在兩天前就應該發動進攻,而不是跟織星族艦隊對峙。
不管怎麼看,雷凌族艦隊賴在這裡不走都很不正常。
星魂女皇想來想去,覺得只有一種可能,即萬羅戰皇還有別的部署,在此只是為了拖住織星族艦隊。
那麼,是什麼部署?
因為沒有收到楊屹那邊的訊息,所以星魂女皇只能憑直覺做出判斷,即萬羅戰皇的部署與礦渣星那邊發生的事情有關。
別忘了,礦渣星在中心大區通往北部大區的必經之路上。
雖然這不是唯一前往北四區的航線,但是對織星族軍團來說,這是前往北四區最為便捷的航線。
更重要的是,星魂女皇統帥的只是織星族的常備軍團。
也就是說,這只是先頭部隊。不管是前去支援人類聯邦,還是去收復北四區被矽魅大軍攻佔的恆星系,星魂女皇統帥的這點兵力都遠遠不夠。按照計劃,在星魂女皇率領軍團到達戰場之後,織星族將透過這條航線把動員起來的軍團送過去。也就是說,現在這條航線是織星族軍團的生命線。
顯然,在無法阻止星魂女皇率領織星族軍團開赴北四區的情況下,萬羅戰皇只能做長遠打算,即設法阻止織星族向前線增兵。如果後繼部隊沒能按時到達,就能聯合矽魅大軍在北四區對付織星族軍團。
為此,必須控制礦渣星,並且把礦渣性打造成前沿要塞。
在此之前,萬羅戰皇已經派了一支艦隊過去,還有十個軍團隨行。現在,雷凌族艦隊出現在這裡,真正的目的就是阻止織星族軍團繼續前進。只要拖上一段時間,等到雷凌族軍團在礦渣星上建立起要塞,那麼就算織星族軍團趕了過去也是於是無補,至少無法從雷凌族軍團手裡奪走礦渣星。
做出這個判斷之後,星魂女皇也就冷靜了下來。
顯然,一切都得看楊屹統帥的人類軍團。如果人類軍團在礦渣性上取得勝利,萬羅戰皇的如意算盤就將落空。
當然,就算人類軍團沒能擊敗雷凌族軍團,星魂女皇也是愛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