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鏡相轉變(1 / 2)

小說:星際強兵 作者:閃爍

對“神示計劃”有了更多的瞭解之後,楊屹也是目瞪口呆。

雖然在黃偉成留下的資料中沒有提到“神示計劃”的後續,也就是“神示計劃”取得成功之後,人類與銀河系聯盟的其他文明該何去何從,但是可以確定,不管“神示計劃”的結果如何,銀河系都會毀滅。這就是,在中心黑洞被轉移走之後,銀河系將失去穩定存在的關鍵技術,必然毀滅。

很明顯,“神示計劃”根本就沒有後續,期目的就是在銀河系毀滅之前,把人類與其他文明送往鄰近的恆星系統。

楊屹由此想到了一個問題,即在第二紀元末期,銀河系的毀滅已成定局。

隨後,楊屹的這個猜測得到了證實。

其實,不管是“神示計劃”,還是“星火計劃”,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拯救已經走投無路的人類與銀河系聯盟的其他文明。關鍵就是,在第二紀元的幾千年裡,因為過度開發,加上沒有在技術上取得突破,銀河系的資源即將枯竭,即便是無處不在的原能也因為過度的利用而變得稀少。結果顯而易見,哪怕沒有“神示計劃”導致的災難,銀河系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因為由原能構成的穩定力場崩潰而毀滅。唯一的求生之道就是逃離銀河系,因此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是關鍵的關鍵。

事實上,就算“星火計劃”或者“神示計劃”取得了成功,人類與其他文明順利到達其他恆星系統,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依然是關鍵的關鍵。很簡單,在眾多文明的開發與利用之下,任何一個恆星系統裡的資源都有枯竭的一天。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去下一個恆星系統。

顯然,這也是“星火計劃”的不足之處。

人類與那些倖存下來的文明能夠在經受一萬年的煎熬之後到達南阿爾法星系,關鍵不是擁有多麼先進的技術,而是各艘飛船上的人類科學家,以及人類科學家在第二紀元期間擁有的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沒有這些人類科學家,恐怕沒有一個文明能夠在一萬年的航行中保持穩定與繁榮,也就不可能順利來到南阿爾法星系,更不可能在接下來的幾百年之內成為南阿爾法星系的主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些人類科學家的存在,銀河系聯盟的眾多文明才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從某種意義上講,“星火計劃”能夠取得成功,運氣佔了很大的比重。

那麼,下一次呢?

顯然,沒人指望下一次還有如此好的運氣。

其實,在“星火計劃”實施之前,包括黃偉成在內的眾多發起者就意識到,人類在銀河系聯盟中的威信與地位將隨著銀河系一同毀滅。就算到達了南阿爾法星系,人類也未必能夠主宰銀河系聯盟。就算人類依然是銀河系聯盟的霸主,也不再是神一般的存在。就算人類依然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當災難再次降臨的時候,也不可能依靠絕對的威望,在少數科學家的主持下展開逃亡行動。簡單的說,能有一次好運氣就很不錯了,絕對不能把生存的希望寄託在運氣上。

正是如此,包括黃偉成在內的一百名發起者才用了大量時間蒐集與整理人類在第二紀元的科技成就,並且在“星火計劃”正式實施的時候各自複製了一份,確保能將人類的智慧結晶延續下去。

當然,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把人類的科技成果儲存下來,還是為了繼續在第二紀元沒有完成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星火計劃”最初的一百名發起者,其實都是“神示計劃”的參與者。

說的簡單點,黃偉成他們是在參與了“神示計劃”,並且對“神示計劃”有了深入的瞭解,在發現“神示計劃”根本行不通之後,才走到了一起,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啟動了“星火計劃”,最終讓“星火計劃”得到了落實。也就是說,黃偉成等一百位發起“星火計劃”的科學家對“神示計劃”有著深刻的瞭解,知道“神示計劃”的不足與缺陷,也知道“神示計劃”為什麼會失敗。換個角度來看,他們同樣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才能讓“神示計劃”取得成功。

換句話說,他們並不認為“神示計劃”行不通,只是覺得在第二紀元無法成功。

很簡單,“神示計劃”進行第二次修正的時候已經是第二紀元末期,銀河系已經沒有足夠多的資源支援人類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也正是如此,堅持“神示計劃”的那些科學家才在理論沒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採取技術取巧的手段來推動“神示計劃”,最終引發了“滅世災難”。如果有更多資源,能夠讓人類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也許就不會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