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攬�埽�

袁世凱是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而北洋這個體系的勢力根本是在直隸、山東這一片,另外河南、東北勉強也能算上,但是在南邊卻是沒有太大影響力了。

在袁世凱能夠掌控的北中國裡,原先也是有一座天津製造局的,但是這家北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在庚子事變的時候被八國聯軍所毀,導致目前袁世凱手中沒有掌控哪怕一座的大型兵工廠。

也就是說現在要自造重機槍,要麼新建一座兵工廠,要麼投錢給湖北槍炮廠或江南製造局讓他們仿造重機槍。這裡頭新建兵工廠的話難度太大,沒有幾百萬兩銀子根本拿不下來,而現在袁世凱連籌建北洋常備軍的錢都拿不出來,那裡有餘錢辦兵工廠啊。

至於拿錢出來讓南方省份的製造局製造機槍,對於袁世凱來說還不如直接向國外進口的。

這年頭的中國,每個省份都是一個獨立王國,它們有著獨立的財政、軍事、民生等權利。清廷需要錢、調動軍隊的時候還得求下面的督撫們,要不然那些封疆大吏還真不甩你,庚子事變中的東南互保就是最為明顯的例子,中央都對外宣戰了,下面省份竟然還宣佈中立,這種事情放在正常國家裡要多扯淡就有多扯淡。

所以對於袁世凱來說,北洋就是北洋,南洋就是南洋,南洋省份對於北洋而言其實和其他國家沒有太大差別的,拿自己的錢讓其他省份發展軍工,打死他都不會幹!

當袁世凱沉思著重機槍自造這個問題的時候,一旁的王英楷也是開口道:“軍械自造的確是個問題,而且這也不僅僅是重機槍的問題,同樣也是步槍、火炮甚至子彈、火炮的問題。”

王英楷繼續道:“現在我們手頭上沒有製造局,而南方省份的製造局又不會給我們供應軍械,所需的一切都需要進口,長久下來不但耗費眾多而且戰時也有被切斷武器供應的危險!”

王英楷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重機槍問題和步槍所存在的問題是一樣的,目前中國包括湖北槍炮廠在內多家南方製造局已經開始批次生產1888式委員會步槍,然而他們生產的漢陽造都給了南方新軍、舊軍,根本不可能給北洋新軍哪怕一支的漢陽造。

一旁的的段祺瑞則是皺眉道:“事情難大家都知道,但是現在我們軍費緊缺,而且成軍時間急迫,進口軍械雖說弊端頗多,但也是不得不為之的無奈之舉!”

第十三章 新建機槍營督辦(二)

趙東雲看著袁世凱、王英楷、段祺瑞等人,心中也是暗自想著,身為北洋體系的一份子,他自然明白北洋如今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清楚袁世凱以及在座諸人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如今的北洋已經不復李鴻章時代的輝煌了,歷盡甲午、庚子兩場慘敗後,不但讓中國被打上了屈辱的烙印,更讓北洋這個體系一落千丈,人們都說李鴻章在最後關頭舉薦了袁世凱,並把北洋的家底交到了袁世凱手上,但是他們很少會說,李鴻章交到袁世凱手上的是一個爛攤子。

作為當今中國最為龐大的政治集團,當今北中國實際上的管理者,不但北洋上下竟然連一家兵工廠都拿不出來,而且袁世凱手頭上竟然連編練常備軍的幾百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這種事情說出去都沒人信。

趙東雲知道這些困難,但是他還是道:“當然了,短時間內的軍械進口還是必須的,我只是說我們必須為長遠做打算,我們不可能永遠都進口武器!”

聽罷趙東雲的話後,袁世凱再一次開口了:“軍械問題的確存在,無論是進口軍械還是籌建制造局,這些我們稍後再議!”

隨後他再一次看向趙東雲:“你這些時間把心思放在機槍上面,我希望在常備軍成軍之日也可以看到你的機槍營初具規模!”

袁世凱的這個要求不簡單,雖然清廷剛批准北洋常備軍的正式番號,但實際上它的編練工作在去年袁世凱剛署理直隸總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也就是說他們說話的現在,常備軍左鎮都已經編練了小半年,就等著番號正式成軍了,更關鍵的是常備軍的編練都是有章程可循,不管是步兵、炮兵還是騎兵都可以按照新建陸軍的經驗來辦,但是這機槍營可算得上新鮮事物,趙東雲基本上要從零做起。

不過袁世凱這個大佬的話趙東雲可不能推辭什麼,當即道:“大人放心,東雲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這一場會議雖然中間有了兵工廠這個小插曲,不過主體還是圍繞著新建機槍營來進行,等這會議結束後趙東雲就是正式獲得了新建機槍營督辦的差遣。

這個時候,趙東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