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1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聽聞趙東雲來要視察,下面的大小軍官們自然不敢怠慢,炮營的管帶劉廷貴親自上陣籌備不說,就連陳光遠也是密切關注,並從第九標裡訓練最好的第二營中抽調了兩個步兵隊參與協同演練。

參與協演練的部隊已經提前離開大本營營地前往演練場準備妥當,而趙東雲等人也是直奔演練場,待胯下馬匹跑的開始喘氣的時候,眾人也是抵達了演練場。

眾人齊齊等下臨時搭建的一座木製高臺,隨著趙東雲對著陳光遠點頭事宜可以開始演練後,準備多時的部隊也是進行了演練。

今天這種演練並不是太過嚴格的演習,更不是實彈演習,準備的比較簡單,也沒有太多什麼廢話之類的。

隨著一聲令下,參演的十二門七十五毫米野炮已經是齊齊開火,雖然打出的訓練彈,但是依舊讓整個炮兵陣地硝煙濃濃,而根據訓練彈的射擊速度,頻率就可以輕鬆的知道這支炮兵部隊的平時訓練水平如何了。

趙東雲一邊看著懷錶一邊聽著炮擊的聲響,然後皺起了眉頭,這算起來,每門火炮的射速別說達到設計標準的每分鐘三發,現在是兩發都不到。

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

現在第三混成協裝備的火炮是北洋新軍向日‘本購買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速射炮,這說是速射炮呢,但其實還是架退炮,每分鐘最大射速也就三發左右,這效能在這個時代已經實在說不上多好了。

不過袁世凱之所以向日‘本購買火炮,也不是因為日‘本火炮效能有多好,而是因為它夠便宜。

歷史上北洋新軍早期向日‘本大批次購買的數百門火炮基本都是日‘本用過的二手貨三十一年式野炮和山炮,一門只有幾千兩銀子而已,也只有這些老式架退炮才那麼便宜,貴的管退炮隨便都是上萬兩銀子呢。

目前北洋新軍裡,只有極少一部分格魯森火炮是管退火炮,其他的清一色是架退炮,真正讓北洋新軍進入管退炮時代的還是向德國克虜伯廠大規模購買火炮以後。

自從因為東北局勢緊張而無法向日‘本購買火炮後,袁世凱雖然心裡還是想要架退炮那種便宜貨,但是想買也沒地方可以買了,所以只能咬緊牙關向德國克虜伯廠訂購新式火炮,也就是1903式75毫米野戰炮,這種火炮雖然在後人看來還不能算是完全版的管退速射炮,但也勉強算是管退炮家族裡的一員了。

這一系列火炮也是德國克虜伯廠二十世紀初的主打出口產品,羅馬尼亞、日‘本、中國等國都大批次購買過,除了德國原產的外,各國還大量仿製,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三十八年式野炮,就是克虜伯1903型75毫米野戰炮的專利授權日‘產版本,而歷史上中國的漢陽兵工廠也進行過仿製生產,奉天兵工廠也曾經根據日‘本三十八年式野戰炮進行仿製生產此炮。

可以說1903式系列的火炮雖然效能不算頂尖,但憑藉簡單易用,效能勉強又過得去,加上德國人頗為大方的授權生產,當然更重要的是一戰之前德國克虜伯火炮可是響噹噹的招牌,大家都喜歡買,各種加起來也導致這款火炮銷往全球,算得上是火炮史上的一個經典型號了。

今年夏天為了解決第二鎮所需的火炮,袁世凱向德國克虜伯廠訂購了數十門火炮,其中主要是1903型75毫米野戰炮,剩下的是75毫米短身管過山炮。不過這些新式火炮可都是準備給第二鎮用的,沒趙東雲第三混成協的份,他只能繼續用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這三十一年式野戰炮由於是架退炮,效能自然無法和新式的管退炮相提並論,最大射速不過一分鐘三發而已,然而趙東雲發現手下的炮兵竟然連標準射速都沒能打出來,不免有些不爽了。

看見趙東雲的臉色有些不爽,劉廷貴也是心中暗道不好,但是也是頗感無奈,他手下的這個炮營雖然從開始組建到現在也有小半年時間了,但是前期一直都是處於人員招募中,一直到五月下旬才把新兵給招齊。

那個時候,由於向日‘本訂購的火炮還沒有抵達,所以他們只能用幾門老舊的國產架退炮進行前期訓練,一直到來錦州前夕,他們才從第一鎮接過了十六門火炮,然後又是一路上奔赴錦州,等到了錦州安頓下來後,他的炮兵營才算是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

訓練時間這麼短,而他劉廷貴也不是那種帶有豬腳光環的人,可沒本事隨便吼幾句就讓手下計程車兵們從新兵一下子變成精銳炮兵了,這能夠讓炮兵們順利進行操練就已經不容易了,至於射速就別指望能有多快了。

趙東雲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