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來編入北洋常備軍馬隊右標,而那些步兵整編後則是掉入第三協。

趙東雲聽到袁世凱把保陽馬隊和元字營的整編工作都推給自己後,差點又是讓他罵娘!這保陽馬隊和元字營的騎隊都還好說,因為對於騎兵的整編還是比較謹慎,除了把那些大小軍官們一股腦提到邊角落外,大部分騎兵是會被保留的,如此一來整編也就不容易被那些騎兵們所排斥,甚至很多舊軍騎兵是歡迎這種整編的。

因為整編過後是裝備好了,軍餉高了,甚至連伙食都能吃的更好,所以這對於下層騎兵來說是好事。

然而同樣是舊軍,那些步兵們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這同樣是整編但實行的就是裁汰練新,十有**的舊軍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會被踢出新軍序列,只有極少數的舊軍青壯才能夠獲得加入北洋新軍的機會。

就和上次整編肅毅親軍一樣,這一次整編元字營也是個苦差事!

而這一次趙東雲想了想後,覺得一事不煩二主,坑人就要坑到底的原則,大手一揮就是把整編元字營步隊的事扔給了陳光遠,讓他發愁去吧!

反正陳光遠這幾個月整編肅毅親軍也算是搞出經驗來了,雖然有劉富有的因素在導致趙東雲暗地裡幫忙不少,但大頭工作還是陳光遠在做,過程雖然有點坎坷,也有過幾次肅毅親軍士兵鬧事的例子,甚至都動用部隊鎮壓了兩三次。

而已陳光遠為了自己手下的第五標不至於被塞進來太多舊軍的兵油子、老弱之類的,整編的時候可是沒有半點留情,趙東雲原本預計會留下至少七八百人,至少也可以編滿一個步兵營的舊軍青壯,愣是他陳光遠裁減到只有三百多人,剩下的全部被他陳光遠用各種手段提出了新軍。

對於這事,趙東雲覺得陳光遠還是有點手段的,能力不差!而既然他有能力,有手段,那麼趙東雲自然就得給陳光遠再壓壓擔子了。

陳光遠聽到趙東雲把元字營步隊的整編事務全部扔給他後,氣的掀翻標署內的好幾張桌子。

對於陳光遠的發飆趙東雲略有耳聞,不過聽罷只是哈哈一笑就過去了,你這坑了人總不能指望著人家還乖乖閉嘴吧!

整編元字營步隊是個苦差事,而整編保陽馬隊以及元字營馬隊的話卻不能這麼認為了,因為整編馬隊的同時也會成立馬隊右標,到時候負責整編馬隊事務的人就能夠獲得馬標統帶、管帶、隊官等實權職務啊。

一時間裡,北洋體系裡的諸多騎兵軍官齊齊發動自身的人脈關係,試圖在馬隊右標謀取實缺。

馬隊右標統帶一職就和之前的第三協兩個步標統帶職位一樣,已經是屬於北洋新軍內的中高層職位,屬於各方派系的爭奪要點。

一時間裡,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各個派系的人馬你來我往,又是爭了個熱鬧無比,面對北洋常備軍裡頭僅有的兩個馬隊統帶職位,袁世凱一時間也不好決斷,在沒有符合放派系利益的人出現之前,他也只能是繼續拖著。

馬隊右標統帶沒能決定下來,但是馬隊右標不能不練啊,最後趙東雲這個步兵軍官趕鴨子上架,先把馬隊右標的架子先給搭起來。

馬隊右標的統帶之位太過重要,上頭一時間不好決定,趙東雲也不好插手,但是下面的那些管帶、隊官就容易多了。

趙東雲在投靠了自己的諸多手下里翻了翻履歷,很快就是找到了幾個騎兵出身的軍官,幾個不出名的不說也罷,被趙東雲直接調到馬隊右標擔任了隊官職位,不過有個人卻是得重點說一說的,他就是華振基。

此人為中國留日士官生第一期騎科出身,去年回國後由於長時間沒能獲得實際職位,最後到透過別人穿針引線,投到了趙東雲麾下,被趙東雲委任為第五標第二營幫辦,雖然只是個沒有實權的副職,但也算是正式進入北洋新軍體系內了。

不過他是騎兵出身,而且還是這年頭極為難得的留日士官生,讓他去當一個步兵營幫帶純粹是浪費人才。

現在馬隊右標成立,趙東雲本著能提拔自己人就提拔自己人的前提,也不擔心華振基只是個毛頭小夥子能力足不足,直接就把他提到了馬隊右標第一營管帶的位置上。

至於能力夠不夠以後再說,就算這個華振基能力真不咋地,以後趙東雲也有充足的時間把他撤下來,再換上自己的其他嫡系軍官,反正是先把位置佔住了再說。

再加上其他派系的三個管帶和趙東雲另外挑選出來的十幾個隊官,這馬隊右標也算是勉強搭起架子來了。

然而這個時候如果有人仔細看這第三協,那麼就會發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