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代留學回國從軍,加上又被上頭看重的話升遷速度都是超快的。
趙鄂也是個辦實事的人,腦子裡自然不是尋常的迂腐文人,要不然朝廷也不會派他來廣宗鎮壓民變來,而他一來廣宗後就是先行招撫,招撫不成後就是果斷請求袁世凱派兵前來鎮壓。
這人也是個行事果斷兼心狠手辣之輩!
兩人的一場午宴相談甚歡,臨了趙東雲還大方的答應給出幾個老練的軍官去幫他操練幾天縣隊。
只是趙東雲和趙鄂剛用罷午飯,外頭就是有人急報:“件只村發現大批匪徒聚集!”
“件只村?那裡距離東召村也不遠吧,他們膽子倒是不小,竟然還敢在那裡彙集!”趙東雲這段時間來可是把順德府的地圖看了無數遍,別說縣鎮熟知,就連一些村莊也是大多知道,這一聽件只村就是知道了實在那裡。
那趙鄂也是捋了捋下巴的鬍鬚:“景廷賓那些人所靠無非鄉里而已,他一旦遠離了東召、件只等地,也就很難掀起風浪了。不過此人也算是有些膽子,如今大軍壓境竟然還敢聚眾舉旗!”
“不過他們聚集起來也好,省的我到處去找,等會我親自領兵把他們一舉殲之!”趙東雲聽到大批暴民聚集,非但沒有感到事態緊張或者害怕,反而是想要笑出聲來。
要知道他為了找景廷賓等人已經是花了大半個月了,在廣宗、鉅鹿等地搜查了那麼久,不就是為了找到大批匪徒然後滅掉嗎,現在正是想要睡覺就送了個枕頭過來。
“子楊兄,你如今兵力不齊,人數也不足千人,如今匪徒彙集起來,恐怕有上萬之數,是不是謹慎一些!”趙鄂知道趙東雲手下兵力不足,也是害怕趙東雲過於輕敵,然後陷入不利的處境,害了他趙東雲不要緊,但是別來害他趙鄂啊!
趙東雲知道眼前的這個趙鄂擔心什麼,不外乎就是擔心自己的部隊也和那些練軍一樣遭遇慘敗而已。
不過趙鄂並不知道的是,趙東雲率領的新軍和大名、正定兩鎮手下的練軍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
“趙兄,我這就先回營做準備了,另外還請幫襯著兄弟的後勤補給!”趙東雲並沒有多待,很快就是辭別趙鄂而去。
等他回到臨時的營房駐地後,就是把部隊裡的幾個主官叫來商議軍情,不多時趙東雲的臨時住著的院子正廳裡,就已經坐著七八人。
在場的都是趙東雲手下的骨幹軍官了,比如兩個幫辦、各隊領官、騎兵隊的領官吳昌藍等人。
“剛才北邊傳來訊息,說匪徒在件只村彙集,已經是宣誓舉旗聚眾萬人!”趙東雲說了個開場白後,道:“對此,諸君有什麼看法?”
作為趙東雲手底下的二把手,李澤均當仁不讓的首先開口:“我們一直在找他們呢,現在他們既然主動冒頭,我們當立即派兵把他們聚而殲之!”
此時,林永權也是開口道:“派兵鎮壓是肯定的,只是怎麼打?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夠做到聚而殲之呢?”
林永權是自問自答:“按照職部的看法,我們應當率領主力直接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匪徒,擊潰後進行圍捕逃散匪徒!”
“如此的話,風險還是比較大,單單是擊潰他們的話,不用多久他們就會再一次聚眾生事,所以我們還是應該穩重形勢,調兵從四面八方緩緩進軍,最後聚而殲之,一個也不放過!”這是第二營右隊領官顧奇志的話,話語裡透著狠辣。
“四面八方進軍?我們哪有這麼多兵力?現在我軍在廣宗縣城滿打滿算也不過八百多人,就算是把派遣到其他幾個方向清剿的哨調回來,也就一千人出頭而已,靠著我們一千人要擊潰萬餘匪徒沒有問題,但是想要完全包圍他們怎麼可能?”說話的是騎兵隊的吳昌藍。
接下來,眾多又是紛紛揚揚,有人堅持直接擊潰匪徒的,有人堅持要包圍聚而殲之的,看著下屬們再爭執,趙東雲也是有些難以決定。
眾人說的很清楚,自己兵力過少,如果分兵的話很有可能圍不住那萬餘匪徒,但是不分兵彙集主力直接擊潰匪徒的話,那麼可以預料的是頂多只能擊潰匪徒而已,不用幾天工夫這些匪徒就能夠重新彙集起來。
這個時候,一直站在趙東雲後頭,擔任會議記錄的趙東平開口道:“我們不能分兵,只要我們一鼓作氣殺進敵陣,然後把景廷賓抓住的話,也就不怕那些潰散的散兵遊勇了!”
聽到這話,趙東雲也是心頭一涼!
是啊,眼前的這些匪徒並不是什麼慣匪,也不是什麼流民,他們只是被聯莊會和義和團蠱惑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