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人端掉了好幾個土匪窩,又是讓第三混成協收穫了不少財貨。
當趙東雲擴軍剿匪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時間也是漸漸進入了深時節,而這個時候,中國內部再一次發生了大事。
1903年10月14日,清廷正式成立‘練兵處’統籌全國新軍編練事宜。
練兵處的提前出現,也算是趙東雲的到來所造成的蝴蝶效應之一了,趙東雲在北洋體系內的快速崛起,造成了北洋的擴軍步伐比歷史上快很多,歷史上袁世凱一直要到1904年才初步編成北洋常備軍三鎮,而且其中的半數還是空架子。然而現在在1903年夏天的時候,北洋常備軍就已經擁有了兩鎮一混成協。
北洋擴軍的加快,自然也是進一步加速刺激了清廷編練新軍、收攏地方各省軍權的步伐,這個練兵處提前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值得注意的是該處除了名義上的最高負責人總理慶親王奕劻外,只有鐵良勉強算得上是非北洋派系之人,然而他也是袁世凱舉薦才當上這個襄辦大臣的,剩下的更是清一色北洋要員,其中會辦是袁世凱,提調為袁世凱的幕僚徐世昌,軍政司正使為直隸即補道劉永慶,副使為袁世凱幕僚陸嘉穀;軍令司正使為直隸補用道段祺瑞,副使為馮國璋;軍學司正使為候選道王士珍,副使為陸建章。
練兵處剛成立,十月十六號袁世凱就是毫不客氣的上奏章要求擴軍,並提出了編練北洋常備軍四鎮的計劃。
奏章上是這麼說的:當練四鎮以備用,原有第一鎮、第二鎮照舊不變,查第三混成協至錦州編補充標兩營,整編唐山舊軍得一營,可再練炮隊兩營、步隊三營,輜重、工程各一營為第三鎮,臣另已遣派多員往山東、河南募兵,新募之兵擬建第四鎮。
第三混成協要變成第三鎮早已經在趙東雲的預料之中了,趙東雲更加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當上第三鎮的統制?還是說會有某個大佬被派遣過來當第三鎮統制?
第九十八章 第三鎮統制之爭
袁世凱向清廷力爭軍費以擴編四鎮的時候,北洋內部也是因為擴編四鎮引發了大動盪,就和今年夏天成立第二鎮的時候一樣,無數人的眼睛緊盯著這一次新成立的第三鎮以及第四鎮的諸多位置。
那些管帶以下的就不多說了,但是標統以上幾個位置卻是爭奪激烈,其中又以兩鎮統制之位的爭奪最為激烈。
從去年開始眾人爭奪右鎮翼長之爭、夏天的第二鎮統制之爭到今天的第三鎮、第四鎮統制之爭,北洋內部派系的爭鬥一直就沒停下來過,甚至有越演越烈的態勢。
如果說之前趙東雲的資歷,地位比較低不足以爭奪一鎮統制職位的話,那麼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尤其是在第三混成協打下的深厚根基,已經足以讓趙東雲加入第三鎮統制之位的爭奪中來。
第三鎮將會是以第三混成協為核心擴編的部隊,而第三混成協又是趙東雲親手編練起來的,如果不考慮趙東雲資歷、年齡、威望等因素,那麼趙東雲十有**是能夠從第三混成協統領的位置上升遷第三鎮統制的。
然而問題就在這裡了,他趙東雲資歷不足、年齡也過小,威望更是無法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他們相提並論,在這種情況下,趙東雲是否能夠順利成為第三鎮統制也就成為了一個問號。
畢竟現在北洋就那麼四個新軍鎮,然而卻有好幾個大佬們等著上任呢,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劉永慶、王英楷、吳長純都算是趙東雲的競爭對手,同時除了這些第一梯隊的大佬們外,還有幾個第二梯隊的人也是眼巴巴等著擴軍上任統制呢,比如馬龍彪、張懷芝、雷震春這幾個人,他們也都是老資格的人啊,尤其是張懷芝擔任第一鎮協統多年,按照他的資歷也足以坐上統制之位過把癮了。
如果單靠依靠趙東雲個人的能力以及袁世凱對他的信任等因素,趙東雲並沒有多大的把握爭奪到第三鎮統制之位。
不過他也有著別人所不具備的條件,那就是第三混成協就是他一手建立的,也就是說未來的這個第三鎮就是他編練起來的部隊,袁世凱不可能忽略這個因素的。
為了爭奪第三鎮統制之位,趙東雲也是顧不上臉面了,要不是身在錦州,他早就去拜訪袁世凱拉攏關係去了,現在他只能頻繁往保定發電報,一方面是發給和自己私交比較好的的徐邦傑、曹錕等幾個人詢問保定的情況,另外一方面也是給袁世凱發去了數封長長的電報,電報的內容自然不是直接說我趙東雲能力有多牛逼,你讓我當第三鎮統制之類的話,而是拐了一個彎彙報起錦州剿匪以及錦州防務上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