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防營擴編之事關乎第三鎮體系的擴編,自然也和第三鎮的其他高層有關,自從得知請求經費的奏章被否決了後,趙東雲就是召集了手下們進行會議,試圖商討出一個解決錦州巡防營擴編經費的辦法來。
趙東雲看了在座諸位手下,隨後他把目光落在了掌管第三鎮小金庫的趙東平身上:“趙總辦,現在我們還有多少錢,收支如何?”
要想解決問題,自然得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少錢,需要多少錢!
趙東平聽罷後站了起來,此時的他看起來比數年前健壯了許多,已經看不出來只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了,相反看起來有二十七八歲的模樣,只見他道:“我們第三鎮的財政一直都是比較緊張的。
現在我們每個月從朝廷戶部、直隸保定獲得十八萬兩銀子的維持經費,另外奉天那邊每月還會給我們四萬兩的協防費,兩者相加總數為二十二萬兩銀子。
這個數字,支撐標準編制的第三鎮以及擴編前的錦州巡防營是夠用了的,但是後來我們又裝備了迫擊炮以及加大了重機槍的裝備費用,這一部分的經費上頭沒給,只能我們自己拿,不算前期購置軍械所需,每個月也需要增加大約一萬兩銀子的維持費用。
錦州巡防營擴編為一個混成協後,同樣不計算購置軍械所需的費用,每個月大約需要增加四萬兩銀子的維持費用。
此外我軍的訓練強度普遍高於其他友軍,由此增加了槍炮的消耗以及子彈以及炮彈的訓練彈和實彈消耗,同時軍士伙食、軍服也需要進行額外補充,這一方面按照一鎮一協來算,每個月我們又有額外拿出大約兩萬兩。”
說到這裡後,趙東平停頓了會讓眾人消化自己的話,然後才是說出了匯總的話:“按照現今的收支,我們的正式收入每月為二十二萬,固定支出為二十九萬兩,如果算上其他零碎花銷,將會達到三十萬兩銀子的固定支出,按照上述,我們每個月的缺額將會達到每個月八萬兩銀子。”
三十萬兩銀子,這就是趙東雲手下第三鎮一萬三千餘人以及錦州巡防營五千多人,總數一萬八千多人的軍隊每個月所需的維持經費!
等眾人略微消化了後趙東平繼續道:“往常所需購置軍械、擴編所需的經費都是我們自籌解決,而自籌經費方面波動比較大,來源較為穩定的有三個方面:錦州以及遼西各縣支付給我第三鎮的‘協防費’每個月約有五千兩,錦州巡防營在錦州、遼中、盤山各地設立的關卡所收取的過船費、過路費目前每月約有四千兩,此外我軍去年開始為遼西各大商旅提供有償保護服務,准許各大商旅的商隊跟隨我軍後勤運輸隊前進,這一方面每個月收入多則八千,少則四千。”
以上這三個方面有兩個則是地方駐軍比較常見的額外收入了,一般是當地官府支付的協防費,私自設立關卡收取的買路費。至於第三項的保鏢服務,這是基於東北土匪眾多,商旅運貨比較危險的特殊環境下,自從第三鎮進駐遼西各地後,很多商旅都是喜歡跟隨第三鎮的後勤運輸隊一起行動,以躲避土匪的襲擊,後來負責撈錢的趙東平看到商機,乾脆明碼標價提供保鏢服務,除了給一定的錢可以跟隨後勤運輸部隊外,只要給得起錢,甚至都能夠專門安排一支部隊保護你的商隊。
甚至為了保鏢業務發展擴大,趙東雲還特地在遼西留下部分的小土匪,那些小土匪雖然不礙事,但是對於過往商旅卻是極大的威脅。
“三者相加,每個月大約能夠獲得一萬五千兩銀子左右,算上這些,我軍缺額在六萬五千兩左右!”
趙東平說完了這些後就是閉上了嘴巴了!
實際上趙東平還有許多隱蔽以及私底下的收入沒有說出來,比如說剿匪的收入以及和日‘本以及俄國的軍械貿易收入,之所以沒說是因為這些收入不屬於固定收入,這個月有但是興許下個月就沒了。此外以上這些隱蔽收入大多數也是用來購置軍械以及充當緊急備用的小金庫,不可能拿出來充當部隊的日常花銷!
而且那些隱蔽的收入,比如和日‘本以及俄國的軍械貿易收入,雖然在第三鎮高層裡已經不算什麼秘密,但是依舊不能公開拿出來說。
如果算上那些隱蔽收入的話,其實趙東雲手裡頭的資金還是非常富裕的,前期的剿匪收穫加起來少說也有四十萬兩銀子,和俄國的軍事貿易和日‘本的軍事貿易每個月都能夠給趙東雲帶給至少三十萬兩銀子。
不過賺得多花的也多,前期的剿匪也是需要支出的,成本就得十萬銀子,所以純利潤實際上只有三十萬左右,而且這玩意是一次性收入,以後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