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1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踔潦悄切├鮮降募芡伺凇�

基本上目前中國能夠找到的火炮型號,奉軍裡頭都有,就是數量多少的問題。

至於說什麼統一火炮型號,簡化後勤之類的事,等趙東雲統一中國,不差錢的時候再說吧,現在,只要是能用的火炮奉軍都要。

各種型號,來源負責的數百門火炮就是構成了目前奉軍的主要身管火炮群,而這些火炮給予了金陵戰役裡的奉軍有力的火炮支援。

每天成片的火炮落在對面的皖軍陣地上,都能夠造成對面敵軍以及平‘民的大量傷亡,而這種情況在皖軍撤退到金陵城區的時候更為明顯,無數的炮彈落進金陵城區,給皖軍造成傷亡的同時,實際上死傷的平‘民更多。

這年頭的奉軍打仗的時候可不怎麼顧忌平‘民的傷亡,奉軍的炮兵指揮官們發起炮擊的時候,從來就不考慮炮彈會不會落進‘平民當中。

戰爭時期的普通百姓,永遠都是最為悽慘的,持續多時的金陵戰役給奉皖雙軍造成了上萬人傷亡的同時,卻是給當地的普通民眾造成了超過十萬人的傷亡。

為了躲避戰火,無數的金陵以及周邊的民眾拖家帶口離開家園,然後前往上海、杭州甚至渡江北上江北等地區,他們不管往哪裡走,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離開戰場,有多遠就走多遠。

這些人用後世一個很時髦的名詞來說就是:戰爭難民!

只是和後世諸多人會關注難民不同,這年頭哪怕是段祺瑞自己都是不怎麼關注自己轄區的這些戰爭難民的死活,甚至還為了補充前線部隊的戰損,段祺瑞還派出了部隊和官員在難民當中大肆強徵民夫以及士兵。

每天無數的壯年男子都是會被皖軍強徵,有些身體條件好的則是被經過簡單訓練後就是補充到前線,然後充當炮灰士兵,身體條件較差的那些人則是被當成了民夫,在槍彈的威脅下幫皖軍運輸彈藥補給。

這種事不僅僅發生在皖軍,實際上還發生在每一支軍閥部隊裡,哪怕是奉軍也不例外。

不過奉軍強徵壯丁一般都是不會把他們直接補充到部隊當炮灰消耗,後方還有大量新兵的奉軍實際上是不缺乏新兵的,奉軍強徵的壯丁一般都是被編入了軍需部的各種民夫團,運輸團裡頭。

奉軍在後方諸省擁有的數十萬民夫是怎麼來的,大部分都是強行徵召來的,嗯,而且還是不給薪資的那種,甚至有些時候連吃的都需要這些壯丁民夫們自帶。

興許後世的人們會看到這樣的文字:蘇系統治區的民夫踴躍支援前線,自行攜帶糧食,獨輪車給前線浴血奮戰的奉軍運輸補給,有力的支援了蘇系的統一大業。

但實際情況呢?這些民夫就沒幾個是自願來給奉軍運輸補給的。

也許有人說了,奉軍為啥不僱傭大量民夫運輸補給,一定要用強行徵召呢?

趙東雲對此的回答就是:沒錢!

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

軍需部下屬幾十萬人民夫,一個人就算一月一圓的薪資,再加上吃喝之類,那每月還不得上百萬的開銷了,這錢都可以讓奉軍再養好幾個師了。

所以除了海運、河運的船長,水手們,馬伕等技術要求較高的技術性人員外,其他普通苦力民夫是一毛錢都拿不到的。

當然了,奉軍對他們的徵召也不會持續很久,一般只要幹一兩個月就可以走了,反正蘇系統治區里人多,尤其是距離前線較近的河南,安徽,山東等省,人口多的很,足以讓奉軍保持輪流徵召幾十萬人以支援前線部隊的作戰。

這種事情也對對後世人來說顯得很操蛋,對於一個正常現代國家來說也不合理,但是在當代的中國卻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如果說趙東雲非要抱著後世的普世價值觀或者好人的思維,不徵召民夫或者給錢僱傭民夫的話,那麼他絕對腦子秀逗了。

在軍需部開始把大量的現役運輸團拆分,然後補充到野戰部隊後,一方面是讓野戰部隊獲得了大量的輜重人員,另外一方面也算是簡化了軍需部需要管理的人員。

別看軍需部只是一個負責後勤的機構,但實際上軍需部管理的人員是非常多的,之前軍需部擁有十多個運輸團,歸屬軍需部管理指揮的現役輜重士兵高達三萬多人,而非現役的民夫達到三十多萬。

現在把這些運輸團交出去給野戰部隊後,軍需部就只剩下各種名目的民夫了,這樣管理起來也就簡化了許多。

大量的軍需部所有的運輸團補充到野戰部隊後,先是讓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等部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