鰨�燈鵠幢鍇�暮堋�
王士珍進軍四川,趙東雲自然是有所關注的,但是他卻是沒有表達明確的反對,因為王士珍手底下的七萬人說多不多,但是也絕對不能算少,趙東雲要是想要收拾王士珍的話,至少也得彙集十萬以上的兵力。
但現在趙東雲麾下的奉軍兵力雖然規模遠遠超過了王士珍,但是需要部署的方向太多,導致兵力有些分散。
第四軍在湖南,第二軍在廣西和廣東,針對湖北方向的只有盧永祥的第一軍,而河南的第三軍到時候雖然也有抽調一個師南下,但是至少也得保持兩個師在河南,要不然到時候吳鳳嶺也反水了派軍東進,那樣京漢線可就保不住了。
現在兵力過於分散的奉軍要想防備住王士珍容易,但是要想主動彙集超過十萬以上的主力部隊和王士珍開戰,難度非常大。
所以他對王士珍進軍四川的舉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並沒有採取相應的軍事行動,至於說口頭上的不允許那沒有任何意義。
隨著皖軍的覆滅和南方聯邦的節節敗退,不管是王士珍還是吳鳳嶺他們都是危機感非常濃厚,而且這種情況下,他們唇亡齒寒的感覺會更濃郁,一旦趙東雲對其中一人動手,那麼另外一人肯定也會和趙東雲翻臉的,因為不共進退的話,等待另外一人的下場就是覆滅。
所以要想對王士珍動手,就必須同時對吳鳳嶺也動手,這樣一來,就不是區區幾萬兵力就足夠的了,必須奉軍彙集大部分主力部隊才能辦到。
因此在趙東雲的戰略中,對於吳鳳嶺和王士珍,還是以防備為主,要收拾他們還不到時候,先把廣西和湖南拿下來再說。
至於說王士珍會不會因為拿下四川就實力大增,這一點趙東雲並不怎麼擔心。
現在的蘇系已經掌控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掌控的地區都是中國的人口、經濟精華省份,如果掌控了這麼多省份的蘇系還幹不過區區一個四川,那麼趙東雲都可以直接上吊自殺了,還玩個毛的爭霸啊。
如今這個國內局勢,如果不發生大的戰略性轉變,基本上從軍事角度而言,趙東雲統一中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
這也是趙東雲自從段祺瑞投降後,並沒有把太多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的緣故!
如今,他已經是把中心開始轉移到恢復農業生產、扶持工商業上面來。
1909年三月份,趙東雲特批成立上海工業區、廣州工業區,試圖整合珠三角和長三角這兩個經濟重地的工業。
上海和廣州乃是當代中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城市,原本就有不少的工業,現在又了中央的各種政策扶植,趙東雲相信很快就能夠在這兩個經濟重地裡發展出兩個成規模的工業區來。
加上上海、廣州的這兩個新成立的工業區,趙東雲已經是自己的統治區內發展了總數五個工業區,分別是葫蘆島工業區、營口工業區、唐山工業區、上海工業區、廣州工業區。
上述五個工業區可謂是分工明確,都有著屬於自身的主打行業,葫蘆島工業區乃是一個主要發展棉花紡織業、其次是大豆加工業為主的輕工業區。營口工業區主打大豆加工業之餘,還有一個政治性的任務,那就是和旅順爭奪投資,壓制旅順這個公共自由港口的發展。唐山工業區乃是一個典型重工業區,以唐山工業公司為核心,彙集了一批重工機械製造產業。
而新成立的上海工業區,根據工商部的方案,是期望打造一個遠東最頂級的多元化工業區,前期主打生絲產業,再有就是棉花產業,這兩項都算得上是紡織產業,而後續上海工業區還會根據自己的交通、經濟優勢,引進其他輕工產業甚至重工產業。
簡單來說,工商部對上海工業區的定位是一個綜合性的工業區,不管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是要大力發展的。
廣州工業區,則是打算建立成為一個典型的輕工業區,主打的還是這年頭最賺錢的紡織產業,其他則是各種日常小商品。
上述五個工業區裡頭,目前規模最大的乃是唐山工業區,最具潛力的乃是上海工業區,再其次是廣州工業區,而葫蘆島和營口這兩個工業區已經發展成熟,同時收到地理交通限制因素比較明顯,再者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隨著奉軍的逐步南下,大量北方資本南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葫蘆島和營口這兩個工業區的後續投資力度有些小。
當然了,對中國的後續工業佈局,不僅僅侷限在五大工業區裡,在國內的其他地區,也存在著部分小規模的工業地區。
主要是礦區周邊的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