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2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國內工商界為什麼這麼賣力的支援趙東雲,支援蘇系發動國內統一戰爭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蘇系施行的扶持工商、整合稅收的政策對於這些商人們而言,尤其是辦實業的商人們而言是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跟隨者奉軍的步伐,蘇系背後的那些商人們把各種商品帶進了各省的市場,尤其那些輕工業產品,比如紡織品,火柴,肥皂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輕工業產品,是隨著奉軍的步伐逐步佔領南方各省市場。

隨著各地林立的歷盡關卡訊息,商品的運輸費用降低,這售賣的價格也就相應的降低了,這讓他們的商品具有了更大的價格優勢,相對於那些進口的洋貨而言,國產貨的質量優勢自然是沒有多少的,要想和洋貨爭奪市場,要的還價格優勢。

而商道暢通,運輸費用降低,這對於國產貨降低成本而言具有極大的戰略性優勢。

趙東雲早兩年就確定扶持工商,整合稅務體系的政策,可以說是蘇系這兩年得到工商界的支援,快速崛起的關鍵性政策。

沒有這兩項政策,那麼趙東雲發行的愛國債券那些商人們就不會購入,商人們不購入愛國債券,那麼就會讓蘇系缺少足夠的足夠戰爭經費,尤其是在1907年的時候,商人們踴躍購入愛國債券的行為,給當時財政已經陷入崩潰邊緣的蘇繫帶來了有利的支援,如果沒有1907年獲得的數千萬的愛國債券支援,蘇系財政不可能維持到1908年初獲得善後借款的哪一刻。

而如果蘇系財政在1907年就崩潰了,那麼也就談不上奉軍南下了,因為擴軍打仗都是要花錢的。

所以說,當代蘇系能夠崛起,和它實行的扶持工商、整合稅收這兩項關鍵性政策是分不開的。

有了這麼一大群看到趙東雲,希望蘇系的經濟政策繼續下去的商人們支援蘇系,這才是奉軍快速擴軍,連戰連捷的關鍵。

雖然很多人都說,中國的矛盾主要是農民和土地的矛盾,誰能夠獲得農民的支援誰就能夠獲得天下,但是這種情況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有點片面。

趙東雲的主要支持者並不是農民,而是工商界。

當然了,如果之前蘇系和皖係爭霸失敗了,趙東雲的大軍被打的徹底失敗,為了東山再起,趙東雲也不排除玩殺地主分土地,搞所謂的階級敵人的把戲來重新獲得爭霸的優勢,只是不到最後一步,趙東雲都是不願意採取這種有可能讓自己背上千古罵名的手段。

要知道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掌管輿論的都是所謂的知識分子,而只是分子都是很矯情的,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就沒幾個知識分子贊同或讚揚搞什麼激進的土地革命,也許現在你用刀槍和子彈可以逼他們服從,但是一轉身人家照樣拿起筆桿子罵你,等過上幾十年,書店裡的書架上就會出現無數批判你的書籍,漸漸的你就從‘偉人’就會變成‘粽子’。

第四百五十章 1909年財政

趙東雲雖然自詡心狠手辣,臉皮也夠厚,也不怎麼在乎後人怎麼評價他,但是既然能夠用更平和和容易的手段統一國內,獲得最高的權力,他為什麼還要去搞這種讓自己揹負千古罵名的事呢?

趙東云為了拉攏工商界,那麼就得繼續扶持工商業,而這不僅僅能夠拉攏工商界的效忠,更能夠給蘇繫帶來豐厚的財政收入。

收工商稅可比收個農業稅多多了,目前來說,蘇系財政的財政收入裡,農業稅雖然也重要,但是和以往封建時代全部依賴農業稅收不同,到清末時期,實際上工商稅收已經是佔據了大頭,農業稅下降到了第二大稅源。

1909年的蘇系財政預算裡,中央國稅收入預計會達到三點八億圓,然而其中的農業稅只佔據了其中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工商行業的營業稅、增值稅等加起來佔據了百分之五十五左右,鹽稅佔據了大約百分十五,其他雜稅佔據了剩餘的百分之五。

從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工商業提供的稅收已經成為了當代中國最為主要的稅收。

而上述預計的三點八億稅收裡,按照地方來劃分的話,奉天一省就貢獻了超過六千萬的稅收,超越江蘇成為國內第一大賦稅省份,奉天的財政收入在短短几年裡從千萬規模增加到六千萬之巨,這和趙東雲對奉天的大力開發是分不開的,持續不斷的向奉天移民,開發荒地種植大米,大豆等作物,農業稅增加的同時,更加刺激了奉天的大豆加工業發展,大豆產業、紡織產業給奉天帶來了大量的稅收。

奉天過來就是傳統的經濟強省江蘇了,雖然江蘇歷盡了兩年的戰爭破壞,但是不管是段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