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李元軍指揮著他的兩挺重機槍給進攻的第六鎮兩個營,上千名士兵制造重大傷亡的時候,對面的第六鎮也是用火炮以及重機槍進行壓制,而且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席鶴知再一次從隱蔽的指揮部觀察戰壕上下來,然後一臉深沉的道:“給標部去信,請求標部的炮火支援!”
席鶴知雖然得到了後方一整個炮營的支援,但對於目前的戰局而言依舊是不夠用的,而席鶴知的第二營本身只有兩門八十毫米迫擊炮的營屬火力以及兩挺重機槍,至於六十毫米的迫擊炮那是隊級火力,上不了檯面。
第三鎮的裝備編制裡,和其他的北洋部隊有所不同,因為很多裝備尤其是重機槍和迫擊炮這兩種大多是趙東雲自己掏錢採購的額外武器,所以各種編制大多也不算正規,再加上第三鎮的武器裝備水平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去年開始受到奉天編練其他兩個鎮部隊的影響以及日俄戰爭時期呈現的各種戰術影響,造成第三鎮的裝備編制一直都不太穩定。
比如說火炮方面,本來北洋軍已經制定了標準編制,那就是一個營十八門,第三鎮之前也弄過這種編制,但是去年為了編練奉天兩個鎮,抽調了諸多炮兵人員甚至現役火炮過去,造成第三鎮的炮兵部隊不滿編,後來一直都是欠缺了十幾門的火炮。
一直到入關前夕才從奉天兩鎮抽調了火炮,重新補滿了一營十八門,然而這個編制讓很多炮兵軍官有所意見,認為一個營所轄的火炮過多,影響機動力,認為還不如在師屬炮兵標裡建立四個炮兵營,一個營弄個十六門,這裡頭固然有著炮兵軍官妄圖擴大炮兵編制,把師屬炮兵從五十六門提高到七十多門的野望,但是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十八門制的炮兵營是不符合時代的。
如今奉天陸軍司令部參謀處的人已經是著手縮小現有炮兵編制,迴歸一標三營制,一營十六門火炮的老路子去了,這樣不單能提高營級炮兵部隊的靈活性,也能夠騰出更多的火炮來裝備其他擴編的部隊。
要知道剛成立的第四混成協和第五混成協還眼巴巴的等著火炮呢,這新購自然是來不及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從現有部隊裡抽調,所以這種情況下縮小炮兵編制也是一種無奈下的措施。
炮兵編制變來變去,這重機槍編制其實也是經常變化,第三協時代是集中到一個營,然後第三鎮初期則是分屬到每標六挺,然後1904年開始擴編重機槍編制,所以又在營級配屬了兩挺,而1905年後繼續擴編,又在標部所屬的機槍隊裡再增加了三挺,讓標屬機槍隊的重機槍數量增加到了九挺。
不過這還沒玩,去年年初,趙東雲又搞出了一個所謂的獨立機槍隊,裝備了十二挺的重機槍,這個重機槍隊平日裡也是歸屬第三鎮管轄,成為第三鎮的鎮屬機槍火力,不過後來這個隊被拆散,內屬機槍都被調到了奉天第一鎮。
然而入關前夕,又是從奉天第一鎮、第二鎮抽調了大量機槍,重新組建了兩個機槍隊,分別配屬奉天常備軍第一騎兵協和第三鎮。
這變來變去後,到目前為止,第三鎮擁有的重機槍還是比較多的,達到了七十多挺,這水平已經可以比肩日俄戰爭後期的日俄軍隊了,不過那個配屬給鎮的獨立機槍隊乃是臨時編制,估計戰後又會被拆散,如果只說固定編制的話,那麼第三鎮以及奉天第一鎮、第二鎮的重機槍標準數量是五十六挺,戰時加強就得另外再說了。
這樣一來,第十標的標部還擁有四門的八十毫米迫擊炮以及九挺重機槍,這些火力尤其是那九挺重機槍,其實才是一個步兵標的核心支援武器。
如今,席鶴知感覺有點撐不住了,所以就是立馬請求標部的支援,尤其是請求重機槍火力的支援。
席鶴知感覺到自己整個營都受到了重大壓力,而位於戰線最前端,爭奪最激烈,同時也是這次戰鬥的核心地帶,韓多田所處的突出部就打的更為慘烈了。
韓多田此時手臂上已經纏上了白色的繃帶,臉上沾著不知道是他自己還是戰友的鮮血,他在的視線裡,數十米外敵人的步兵再一次站了起來,然後朝著己方衝了過來。
韓多田大聲喊著:“手榴彈準備!”
數秒後,一圈的手榴彈就是被扔了出去,然後對面的敵人雖然倒下了眾多,但是依舊沒有停下步伐,韓多田此時已經是面色猙獰,甚至不顧安全,狂妄的踩著彈藥箱,把半個身子都探出了戰壕,手中揮舞著軍刀大聲叫嚷著:“刺刀準備!”
一時間裡,戰壕裡計程車兵們相繼停下射擊,然後緊張的從腰間抽出刺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