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軍械雖然還要段祺瑞和王士珍拿出真金白銀去買,但說實話這也是大手筆了,當代在遠東由於日俄戰爭,北洋內戰以及如今的南北內戰相繼爆發,這軍械價格漲起來後就沒下跌過,雖然國際軍火商不少,只要能夠拿得出錢來基本上什麼軍械都能夠買到手。
但是這些軍閥手底下又不是隻有幾百幾千人,而是手底下有著好幾萬手下的大軍閥,這購買軍械就得考慮極為重要的價效比問題,同時還得考慮後勤以及槍械型號統一的問題。
目前來說,北洋諸多軍閥中所用的軍械大約有三種,分別是福元造的槍支和火炮,另外就是日式槍支和火炮,剩下的還有德式火炮。火炮方面不說了,基本上各家是有什麼就用什麼,福元造和日式以及德式的都有,槍械方面則是比較正規了,包括趙東雲手下的奉軍、段祺瑞手下的第一軍、王士珍手下的第二軍、張懷芝的第五師、吳鳳嶺的第二師、王汝賢的第八師等部隊,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福元造步槍。
但是有個例外,那就是王英楷手底下的第一師以及第七師為代表的部隊,這兩支部隊的前身就是北洋常備軍左鎮、京旗常備軍,他們從建軍開始就是使用日械了,袁世凱死了后王英楷又是向日‘本人購買了大批二手的三十年式步槍以及彈藥等,這就導致了王英楷手底下的這兩個師以及其他混成協等輔助部隊都是使用日械的。
而其他的趙東雲等人雖然也向日‘本人購買軍械,但是主要還是集中在那些三十年式的火炮上面,此外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緊急採購應急的英制、德制馬克沁重機槍也在他們的購買清單上。
這些日‘本人手中的二手軍械裡,火炮是因為架退炮開始全面退役,而那些馬克沁機槍的話,日‘本人已經開始全面仿製並裝備法式的氣冷式哈奇開斯重機槍,所以那些日戰爭期間緊急採購水冷式的馬克沁式重機槍就成為了異類,戰爭剛結束就是被封存退役。而隨著中國內戰爆發,就是和那些同樣退役下來的三十年式步槍、三十年式野炮、山炮等拋售到了中**火市場上。
趙東雲也是從日‘本人手裡採購量不少退役的三十年式火炮以及德式馬克沁重機槍,此外俄國方面也是存在類似的問題,大量戰爭期間從德國、趙東雲手中採購的發射7。92毫米子彈的德國制式馬克沁重機槍也是因為和俄式的7。62毫米的重機槍子彈不通用,而被迫大量退役封存,然後開始轉售給趙東雲。
第兩百一十五章 灰色共和
此時,雖然遠東的軍火市場上軍火不缺,但實際上價格普遍都比較高,他段祺瑞和王士珍兩個人的部隊使用的都是7。92毫米的步槍和子彈,日‘本和俄國甚至英美方面都是無法供應的,導致他們的來源只能有兩個,要麼是國產,要麼是從德國進口。
德國進口貨嘛,肯定是你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人家的庫存步槍和子彈多的不得了,關鍵是貴啊!
然而國產方面,國內能夠大規模量產7。92毫米步槍和子彈的廠局只有三個,其中的江南製造局和漢陽兵工廠如今都在南方聯邦手中,所以也指望不上了,剩下的只能從福元機器廠裡購買。
而現在問題的關鍵是,這福元機器廠也是在趙東雲的地盤裡,雖然趙東雲不可能公然沒收或者直接干預福元機器廠的生產和運轉,但是他卻是可以把福元機器廠的所有軍械產品甭管用不用得上,一股腦全部優先購買下來。
這樣一來,段祺瑞和王士珍甚至其他軍閥想要從福元機器廠獲得軍械,就得從趙東雲這個二道販子手中購買了。
趙東雲此舉倒不是從中為謀取多少經濟利益,只是為了控制福元機器廠的軍械流向而已,自己費那麼大力氣保住唐山,不就是為了這個福元機器廠嗎,所以這福元機器廠出產的軍械產品自然得優先裝備他的奉天陸軍,而必要時候,也可以拿出一部分作為政治交換賣給其他軍閥。
這一次,趙東雲以低於遠東軍械市場價,僅僅以三十二兩銀子每支的價格向段祺瑞和王士珍供應高達總數八千支的福元造步槍,這可不是那些用過的二手貨,而是全新的,放到軍火市場上,價格至少三十五兩銀子。
而且趙東雲保證月內就分別向他們提供一千支的步槍以及三十萬發子彈,這對於即將南下作戰的他們來說,這批軍械是相當重要的,比從德國進口時間上要快速的多。
所以段祺瑞和王士珍才是一股腦的答應了趙東雲支援吳鳳嶺!
把吳鳳嶺和山西這事解決後,這熱河都統方面的人選又得商討,然而這一次王英楷卻是態度強硬,把趙東雲試圖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