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火車運輸到了一百五十公里外的唐山前線,這等機動速度哪怕是放到後世二戰裡,也是極為驚人的了。
為此東三省陸軍司令部下屬的交通處和東三省政務院交通局下屬鐵路處幾乎是搜刮了京奉鐵路上的所有火車皮,甚至還事先以各種名義借調了中東鐵路公司的部分火車皮,並且還臨時停運了京奉鐵路的民間運輸業務,把京奉鐵路的運力幾乎發揮到了極致,這才堪堪把兩萬多人以及所屬的全部重武器裝備,軍馬等在兩天內運輸到唐山。
不過這種極限速度也只能是臨時性質的了,奉軍在兩天內把兩萬多人運輸到了唐山前線,但是接下來奉軍要進行第二波的大規模鐵路運輸就要遲緩很多,主要是因為鐵路是單線鐵路,不能同時對開,這也就造成了火車皮從山海關出發到唐山後,不能及時返回山海關進行第二潑運輸,這一來一往的話耽誤的時間就會非常多,而且還有極為重要的是,唐山前線部隊還處於作戰狀態,對各種作戰物資的需求量非常大,為了給前線補充各種作戰物資,這又擠壓了原本緊張的鐵路運輸空間,如此也就造成後續趙東雲親自率領的奉軍主力第二軍的運輸變的遲緩很多,不能和之前一樣一次性就運過去兩萬人以及全部的火炮、軍馬,只能是一天運輸一部分。
當然了,趙東雲親率的奉軍主力沒抵達唐山,並不代表著直奉兩軍就不打仗了!
十三號,盧永祥的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暫緩對唐山的進攻,並在後撤了大約三公里到五公里不等的距離構築了初步的防線,而當天奉軍雖然得到了兩個步兵團的增援,但是戰略重心依舊是防守唐山,所以盧永祥主動退卻不進攻,他們也沒有離開固定工事,出去和盧永祥玩野戰的意思。於是乎十三號這一整天裡就是顯出了詭異的平靜,甚至連火炮之間的炮戰都是停歇了下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能持續多久,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四號,第三師師屬炮兵團,也就是第三炮兵團抵達唐山後,奉軍在身管火炮上的數量雖然還不及直軍,但是效能卻是更加先進,間接抵消了數量上的劣勢。
直軍所裝備的火炮絕大部分都是日系火炮,主要型號以三十一年式山炮、野炮為主,三十八年式野戰炮、山炮為主,主要是在1903年、1904年間從日‘本採購並裝備到當年的北洋常備軍左鎮、京旗常備軍,也就是如今的第一師、第七師。去年內戰爆發後,王英楷從日‘本大規模購入火炮,其中大部分都是日‘軍換裝退下來的三十一年式野炮和山炮,這一批次採購的二手火炮主要補充裝備第七師、第一混成旅,但是另外也有部分日‘本最新式的三十八年式野戰炮、山炮,和三十八年式步槍、重機槍一起,成為新編第十一師、第十二師的裝備,不過購入的數量還不多。
簡單來說,直軍目前的部隊裡,老部隊第一師、第七師、第一混成旅都是裝備三十一年式火炮、三十年式步槍、馬克沁重機槍,而後續新編的第十一師、第十二師則是裝備三十八年式野炮,三十八年式山炮、三十八年式步槍、三十八年式重機槍等新一代的武器。
以上幾乎是兩個系列的武器雖然相隔不過數年,但是效能差別極大,尤其是火炮!
因為直軍是繼續沿用老北洋編制,炮兵是一營十八門,而奉軍則是縮小到了一營十六門,這也就導致瞭如今直奉兩軍在唐山地區的炮兵部隊都是四個營,甚至兩型別都一樣,都是兩個野戰炮營,兩個過山炮營。但是數量卻是不同,奉軍要比直軍少了八門火炮,再加上第七混成旅所屬的過山炮營之前戰損了兩門,所以加起來的話,奉軍在身管火炮上的數量是要比直軍少十門。
直軍擁有滿編制的四營七十二門75毫米火炮,而奉軍只有六十二門的75毫米火炮。
但是在十五號開始的炮戰中,奉軍的炮兵部隊卻是取得了優勢!
在雙方火炮的射程差距不大,口徑又一樣的時候,那麼速射就是成為了區分勝負的唯一因素。
十五號凌晨,奉軍的三十二門野戰炮開始對直軍陣地進行遠距離的炮擊,對面的直軍也不甘示弱,當即同樣用野戰炮進行還擊,此時由於雙方的步兵陣地相隔兩千米到四千米之間,而過山炮的射程也是較短,所以就沒有參與到這一次的炮擊中來。
然後儘管參戰的只有雙方的野戰炮,但是加起來六十多門野戰炮不停的轟炸,先不提戰果有多少,單單是這隆隆炮聲就足以震撼他人。
在這場雙方的炮戰中,雙方的前線步兵們就是隻能瑟瑟發抖的躲在前線戰壕、防炮洞裡頭,祈禱著炮彈別掉到自己這邊來。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