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今天這個場合卻是非同小可,這沒人起頭還好說,但是林永權和顧藍玉他們開了這個頭,他們這些老北洋也只能是拉下臉面喊一句“誓為大帥效死!”了。
六月四號,趙東雲正式批准了參謀部的入關作戰計劃,並秘密組建了第一軍和第二軍,於此同時關外的幾支部隊透過火車運輸、不行等方式迅速向山海關靠攏。
吳鳳嶺那邊得得到了趙東雲的一百萬元現金以及後續還支付一百五十萬軍費的承諾後,也是給手下的部隊發放了許久都未曾發過的開撥費了,然後彙集第二師之第四旅、山西陸軍之第一混成旅以及第三團一共上萬兵力也是悄然離開太原,然後準備沿著正太鐵路前往石家莊,吳鳳嶺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一但趙東雲入關後,他就得死死的守住京漢鐵路,嗯,或者說守住石家莊,阻攔王汝賢和王士珍的部隊北上增援王英楷。
趙東雲和吳鳳嶺大軍頻繁調動,自然不可能瞞住有心人的打探,相對的王英楷也是加強了唐山和承德一線的防備,尤其是唐山一線的寧和,寶坻,薊縣三地更是大軍雲集。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戰爭藉口都不用了,雖然外界的民眾們興許還不知道,但是國內的那些軍閥們都知道,戰爭已經是到了爆發的邊緣。
六月十二號,趙東雲的嫡系主力第三師在黎明前的黑夜中登上了火車,然後悄然朝著唐山駛去,儘管第三師的動作隱蔽,但是依舊沒有瞞過遍佈山海關的各家勢力的探子們。
乘搭著第三師的火車剛離開山海關一個小時,京師的王英楷就是被人緊急叫了起來:“這是日‘本使館傳來的緊急訊息!”
王英楷接過電文一看,神情一開始雖然有些驚慌,但是他很快就是冷靜了下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趙子楊是不甘心的,現在他果然入關了!”
他一邊披衣出門,一邊道:“傳令第一師立即進駐寶坻一線,再給濟南的王佔元去電,讓他立即率領第七師北上!”
第兩百四十七章 進軍唐山
山海關第二軍臨時司令部內,一身戎裝的趙東雲正在聽著參謀部方壁永的報告:“截止到今天午時,孟將軍的第三師已經全數登上火車,搭載第三炮兵團所屬等輜重的列車已經於上午十一時正式出發。
預計到傍晚時分,第三師先頭部隊之第五步兵旅將會陸續抵達唐山地區,預計到明日凌晨時分,第三師之第六旅也會抵達唐山,下午時分第三炮兵團部分火炮也會抵達唐山。”
“第一騎兵旅呢,什麼時候能夠抵達?”趙東雲問著。
方壁永道:“第一騎兵旅的運輸任務將會在下午時分開始,預計明日晚間抵達。”
趙東雲點點頭:“運力如此緊張之下,能夠在兩天內把第一師和第一騎兵旅運抵前線,看來你們參謀部的工作還是沒有放鬆的,交通處的功勞要記下!”
當代戰爭,尤其是大規模戰爭對鐵路的依賴是極為嚴重,從山海關到唐山,這一段距離雖然說不遠但是也有一百多公里呢,而攜帶大量火炮、輜重的騾馬化步兵部隊的行軍速度普遍在每天二十公里到三十公里之間,可沒辦法和那些輕裝步兵一樣玩晝夜強行軍上百華里。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現代騎兵的遠途機動能力也比較悲劇,因為現代騎兵絕大部分都是單人單騎,不是古代蒙元、明清時代的單人雙騎甚至三騎模式,可以換著馬騎,輕鬆玩奔襲數百里這種事,現代騎兵雖然也天天說機動這個詞彙,但是這個機動能力普遍指短距離機動能力,至於長途奔襲嘛,其實比步兵好不到那裡去,日常行軍都是人牽著馬走,只有作戰的時候才會上馬。
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又或者是炮兵,在當代的機動能力其實都是相當有限的,而且這說的還是騾馬化部隊,也就是指部隊的輜重運輸、火炮牽引都是有大批的騾馬來負責。
趙東雲手下的部隊就是典型的騾馬化部隊,這機動速度雖然說不算慢了,但是也絕對塊不到那裡去。
這種情況下,部隊的大規模機動就得嚴重依賴鐵路運輸了。
不管是趙東雲入關南進,還是王汝賢和王士珍要北上增援,其實他們都得依靠鐵路運輸,單靠兩條腿走的話,等王士珍和王汝賢從湖北前線走到京師,估計都得好幾個月以後,然而有了鐵路之後,他們抵達京師的時間卻是用天來計算的。
另外,作戰處之所以沒有太過於擔心段祺瑞和張懷芝的北上部隊,其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直隸、山東、安徽、江蘇這一條線上並沒有鐵路,歷史上的津浦線可沒還修起來,段祺瑞南下作戰的時候,部隊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