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自產猛炸藥,福元機器廠也是前幾年就開始嘗試仿製苦味酸和tnt,去年年底成功仿製苦味酸成功,年初的時候開始小規模試生產並裝入75毫米的炮彈裡。
然而苦味酸這玩意實在不夠穩定,加上福元機器廠的技術還略有欠缺,研發時間也過短,這匆忙裝彈後出現事故也就不意外了。
弄出苦味酸來是一回事,如何安全的利用起來卻也是個麻煩事,人家列強為什麼不用苦味酸啊,就是因為這玩意不夠穩定,全世界裡也就日‘本人敢大規模用這玩意了。
福元機器廠同時也在仿製tnt,不過這種火藥更加難仿製,各國對此的技術也是相當保密,在嘗試購買專利失敗後,福元機器廠只能自己組織科研人員研發仿製,什麼時候能弄出來只有老天才知道了。
所以儘管知道苦味酸不夠穩定,用起來麻煩但是趙東雲還是決定先少量用著先,以後慢慢改進嘛,人家日‘本人就用了幾十年,沒道理我們就不能用啊!
但是他沒有想到這剛試生產呢,就出現了重大事故!
不過儘管發生了事故,暫時也打算停用苦味酸炸藥,但是趙東雲卻不打算就此放棄苦味酸炸藥了,只要tnt炸藥一天沒研究出來,這苦味酸他就得用一天,再怎麼樣也比天天進口昂貴無比的tnt炸藥來的好。
這裝上自家生產的苦味酸炸藥,不但75毫米所用的炮彈成本能夠下降很多,而且奉天陸軍裡廣泛使用的迫擊炮炮彈也能夠採用苦味酸炸藥,以較低的成本上漲來獲得更大的爆炸威力。
畢竟如今都1907年了,哪怕是迫擊炮的炮彈也不能一直用黑火藥啊!
處理完和福元機器廠相關的事務後,趙東平並沒有離開,而是又道:“大帥,去年我們從德國訂購的第二批火炮也到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哦,那批加農炮到了?”趙東雲聽罷露出喜色:“前面幾個的75毫米炮也就罷了,不過這六門一百五十毫米的加農炮卻是要去看看的!”
趙東雲從德國訂購的多個批次火炮裡,除了數十門75毫米野戰炮外,還有十二門一百毫米的加農炮!
第兩百三十五章 重炮和炮戰
說起這一百毫米的加農炮,還得從去年說起!
去年趙東雲率部進攻京師的時候,雖然各方面打的順風順水,但是卻也吃了不少的虧,比如火炮上,當初雖然趙東雲所部裝備了不少火炮,而且還有大量的迫擊炮,可謂是佔據了火炮優勢,但是人家馮國璋和王士珍手底下的炮兵卻也不是吃乾飯的,大量的炮擊給予了進攻的奉軍極大壓力。
而當時趙東雲手底下也沒有遠端重炮可以直接敲掉馮王兩人的炮兵部隊,所以當時的趙東雲就是想著看看能不能購進一些遠端重炮,不為別的就為了以後打掉敵人的炮兵部隊。
有了這個想法後,趙東雲就是派趙東平和外國的洋行們洽購,先後排除了洋行推薦而來的各種大口徑火炮,最後選中了德國人克虜伯廠的100毫米加農炮。
該炮身管長達三十倍,採用德國火炮一貫採用的液壓彈簧式制退裝置,戰鬥射速雖然不算太快,但是也有每分鐘五發以上,和德國1906年型88毫米速射加農炮每分鐘十六發的速射比起來自然是沒發比,但是趙東雲選擇這款100毫米加農炮卻不是沒有理由的!
他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在各**火商所提供的所有射程能夠達到一萬米以上的各種加農炮裡,這款火炮口徑最小,重量最輕,嗯,價格也是最便宜的!
說白了就是趙東雲對口徑和速射沒有太大的要求,他只要求射程至少要一萬米,這樣才能在炮戰中壓制國內尤其是北洋各軍中廣泛裝備的75毫米野戰炮,而對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大。
這款1904年型100毫米加農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一萬兩千多米,其重量只有兩千八百公斤,對於當代中國的交通而言,勉強可以接受。
至於其他的那些火炮,比如德國克虜伯廠大力推薦的120毫米野戰榴彈炮甚至150毫米的榴彈炮,還有其他的120毫米加農炮,150毫米加農炮就是被趙東雲所拒絕,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他們要麼射程不夠,要麼實在太重不利於在中國的落後交通環境下進行機動。
當然了,也和這些大口徑火炮價格昂貴有關!口袋裡沒什麼錢的趙東雲是隻要求射程,其他的什麼速射啊,口徑威力啊對於他來說都是浮雲!
比如說每分鐘十六發速射的德國88毫米速射野戰炮,這速射是厲害了,但是射程只有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