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情況下,他有心仿效王士珍,如果能夠和趙東雲達成一個協議,自己承認趙東雲是中央政府的總統,而趙東雲也承認他在安徽西部地區的實際控制權的話,那麼他不介意和王士珍一樣宣佈效忠中央政府。
只是他想要怎麼做,但是趙東雲卻是不想啊!
他趙東雲雖然也被人稱之為趙光頭,但他又不是蔣光頭,他要的徹底的統一,而不是表面上諸省效忠中央,但實際上一個個都玩獨立。至於孟恩遠和王士珍兩人,趙東雲和他們合作都是有著特殊原因,而王佔元嘛,暫時還沒有讓趙東雲特殊對待的資格。
南下的奉軍如今雖然打的比較辛苦,但是總體麻煩並不大,以奉軍在江北地區的實力而言,徹底攻佔蘇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區別無非就是花一個月還是兩個月而已。
而奉軍在這個過程中,要收拾掉王佔元和張懷芝也花不了多長時間,而事實上奉軍現在就是在做這事。
第一軍的第四混成旅、第一師、第九師一部已經彙集安徽中西部,而河南那邊的第三軍也開始抽調部隊準備東進,面對奉軍超過五萬人主力部隊的進攻,這王佔元要是能守住,他趙東雲二話不說立馬宣佈下野當寓公去!
王士珍、段祺瑞、孟恩遠、張之洞這幾個人有資格和趙東雲談條件,但是他王佔元沒這個資格!
要麼戰,要麼降,要麼逃!
除此之外趙東雲不打算給他第四個選擇!
第三百四十四章 情報處在行動
任何時候,敵我雙方進行著戰爭的時候總是會伴隨著各種秘密談判,哪怕是趙東雲和段祺瑞在徐州打生打死的時候,其實雙方都還保留著少許秘密談判的,只不過趙東雲和段祺瑞的分歧是不可化解的,所以奉軍和皖軍之間的談判不太可能取得什麼成效。
而除了這兩大巨頭的直接接觸外,實際上,趙東雲和段祺瑞都還做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拉攏對方的中高層將領,張殿如的反叛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例子了。
趙東雲麾下的情報處成功的說服張殿如和李承炳等人反叛皖軍,轉投奉軍下面,此舉不僅僅讓皖軍損失了上萬人,而且這上萬人立馬就是掉過頭來攻打皖軍了。
同樣的事情實際上還發生在其他地方,只是很少能夠取得較大的成功,影響力也不太所以不被外人所關注而已。
但是外人不知道並不代表這些事情沒有發生了。
潁州府阜陽,善和堂。
這個善和堂乃是阜陽裡有著數十年曆史的藥鋪了,規模算不上大,往日的店員也不過只有區區數人而已,然而今天的善和堂裡頭,卻是多了不少人。
而和這個時代尋常國人穿著多以馬褂長袍不同,裡頭有兩個男子卻是都穿著西服。其中一名年輕男子剃著寸頭,不過另外一箇中年男子卻是光著頭。
自從前幾年開始,國內的諸多年輕人就是在那些留學回國的學子們帶領下,掀起了剪辮的風潮,在去年共和後更是如此,不僅僅北方共和政府鼓勵剪辮,甚至就連南方聯邦帝國都是頒發了正式的剪辮令,短短一年不到,國內的絕大部分男子都是先後剪掉腦後那條長長的辮子,其中尤其是軍政官員和年輕人為甚。
所以在1907年的今天,在國內看見寸頭已經屬於非常正常的事,相反那些留著一頭長辮的前清遺老遺少看上去才是讓人感到奇怪的事。
然而寸頭常見,不過光頭還是比較少見的,當代國內除了極少數個人外,剃著光頭的除了和尚外以軍人居多,尤其是北洋體系出身的軍人,基本上都是光著腦袋的。
段祺瑞、馮國璋如此,趙東雲的光頭更是聞名海內外,那些鄙視趙東雲的人蔑稱趙東云為趙光頭不是沒有理由的。不管國內外的報紙上每次刊登他的照片,都能看見他的光頭和那道兩邊上翹,略顯誇張的八字鬍子。
北洋體系的軍隊光頭數量之多,以奉軍為甚,基本上校級以上的軍官頭頂都是光溜溜的,其中的比例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奉軍體系的軍官們之所以絕大部分都是光頭,這是有著諸多原因的,首先就是北洋常備軍時代前清還沒有正式准許剪辮,但是辮子這玩意實在影響作戰,同時還影響戰場救護,既然剪掉辮子留個寸頭政治影響不好,所以當初駐紮奉天的北洋常備軍第三鎮、奉軍常備軍兩個鎮的軍官們大多都是剃了光頭,而後這一項傳統在共和後也是延續了下來。
所以當代奉軍的軍官形象是很容易分辨的,在戰場上你可以看見他們穿著青灰色作戰常服,腳踩長筒皮靴,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