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但是在趙東雲的堅持下,第十四師、第十五師的組建計劃還是迅速得以推,面對趙東雲的親自命令,下面的各部總長們雖然感到頭皮發麻,但是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而隨著這兩個師的組建工作提上了日程,趙東雲也是再一次對徐州前線增兵,只不過這一次增援的並不是正規部隊,如今趙東雲手頭上也擠不出什麼正規軍的兵力了,他總不能在東三省和京畿地區一支部隊都不留下啊!
所以他這一次調去增援前線的乃是巡警部隊!
十月上旬,趙東雲抽調奉軍、直隸兩省三個情況比較好的巡警團,分別原駐紮于山海關的奉天第五巡警團,原駐紮錦州的奉天第八巡警團,以及收編於直隸省軍組建的直隸第二巡警團。這三個巡警團在奉軍的幾十個巡警團裡算得上是情況比較好的了。
其中的奉天第五巡警團和第八巡警團,乃是奉軍最早組建的一批巡警團,而且這兩個巡警團由於駐紮要地,所以士兵的素質還算不錯,他們也都參加過入關戰役,雖然擔任的是後方掩護後勤線,要地駐防等任務,但也是和直軍小股部隊打過仗的,這拿到其他軍閥手裡,也算是能夠打仗的省軍部隊了。
之所以抽調他們,除了他們情況比較好外,也和他們有著豐富的後方駐防、保護後勤運輸線的經驗有關,畢竟抽調他們南下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後方的後勤運輸線,至於和皖軍硬碰硬打仗可不是他們的任務。
再這三個巡警團補充了人員和槍支後,最後讓這三個巡警團擁有了和正規步兵團一樣多的步兵人數,當然也只限於步兵和步槍了,其他的什麼重機槍啊迫擊炮,輕機槍一概沒有,也就是出發前額外配發了手‘榴彈而已。
然後這三個巡警團就是從葫蘆島、天津分別乘坐租用的輪船,再海軍派出的數艘戰艦護航下南下海州登陸,隨後他們就要進駐蘇北各地,擔任後方守備任務,以便讓前線的主力部隊從後勤運輸、後方巡邏等次要任務中脫身出來。
這一次增援行動也算是奉軍第一次大規模海上運兵的嘗試了,所幸的是沒有遇上什麼預料中或者預料外的事情,這六千多名巡警士兵經過一路海上顛簸後,終於是平安無事的登上了海州的土地。
這些巡警部隊士兵們的穿著有異於奉軍裡的正規野戰軍部隊,他們的軍服顏色雖然跟隨了奉軍的標準青灰色,但是軍服的樣式更是更傾向於警察。
這也不用意外,因為這些巡警部隊一開始就是掛著警察的名頭,地位也一直介於軍隊和警察之間,加上巡警部隊還歸屬於警察部和統帥部雙重領導,所以奉軍體系下的巡警部隊一開始都是一律著警察制服,而且最初的制服還是黑色的。今年上半年才是慢慢把軍服顏色更改為青灰色,但是制服的樣式依舊是警察制服樣式,只是顏色不同而已。
別說軍服了,就連軍銜也是有異於奉軍正規野戰軍,巡警部隊裡有著獨有的軍銜制度,稱之為巡警軍銜,具體則是在陸軍通用軍銜上加巡警字首,比如巡警一等兵,巡警二等兵,巡警上士,巡警中尉,巡警中校等。
只不過目前巡警部隊裡不設師、旅級別的軍銜,同時也沒有什麼巡警司令部這種機構,平日指揮調動歸屬統帥部管轄,所以巡警部隊裡暫時還沒有巡警上校以上的軍銜,更加沒有巡警少‘將之類的,目前來說巡警上校已經是最高的了。
而隨著這三個巡警團在蘇北後方地區,尤其是海州地區裡擔任起駐防,掩護後勤運輸線等任務後,之前擔任這些任務的第十師、第一混成旅麾下的部隊也能夠及時再一次投入到前方戰線,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三個巡警團的作用絲毫不比直接增援三個步兵團少多少。
巡警部隊的增援也不侷限在蘇北海州地區,在河南,山東北部隨著趙東雲的一聲名下,要求各地抽調得力巡警部隊大力參與後勤運輸,要點駐防等人任務,以騰出更多的主力部隊參與蘇北戰事,這樣情況下,愣是讓奉軍在蘇北第七又擠出了上萬人參與前線戰事。
要知道之前這些人雖然也在蘇北地區,但是之前擔負的都是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任務,並沒有實際參加各項前線戰事,如今這些部隊抽調出來了後,雖然奉軍在蘇北前線的總野戰兵力沒有變化,但可用於戰鬥的戰鬥人員卻是多了上萬人來。
再得到這些兵力的增援後,奉軍再一次加大了對徐州的攻勢!
第三百二十章 皖軍之應對
徐州城內,段祺瑞看著城外久久都沒有說話,此時徐州城內顯得很寧靜,沒有了之前一直持續著的隆隆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