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平雖然也年輕,雖然也是趙東雲的堂弟這一,但是這個趙東平卻是1901年的時候就已經跟隨趙東雲一起混了,乃是奉軍裡頭最資深的元老之一,而且這人雖然如今也掛著陸軍中‘將銜,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人和軍需部的洪浦濤一樣都是技術型將領,他們管的是軍械和後勤,可是不會帶隊打仗。
在孟恩遠、陳光遠等人眼中,趙東平和洪浦濤這幾個負責軍械、軍需等部門的將領們就是軍方里的文官了,和他們這些帶隊打仗的將領不是一回事。
然而趙東植呢,他卻是從保定軍校再到進修班出來的,這出身有了之後,也是一步一步從排長幹起來的軍官,要是說趙東植因為趙東雲的關係,而且還是在沒有足夠資歷和軍功的時候升遷快速,那麼就會非常容易引起下屬們的不滿。
任人唯親這種名聲可不好聽,而威望、名聲這東西對於當代的一個大軍閥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所以趙東雲寧願壓一壓趙東植,也不願意讓旁人認為自己任人唯親。
如今的蘇系裡頭,趙家子弟其實並沒有幾個,從政的一個都沒有,而從軍就只有趙東平和趙東植兩個堂弟,這主要是因為趙家子弟本來也不多,那福元公司下屬的諸多企業也都是要人負責的,一些混吃等死的趙家子弟基本都去福元公司裡了,那些人不管有沒有本事大多都能夠在福元公司的下屬公司裡混一個經理、董事之類的,沒必要來從政從軍混吃等死。
而那些有野心的,除非你能夠和趙東植一樣受得了苦,在基層磨礪幾年然後一步一步爬起來,不然的話是別想一步登天了。
縱觀當代國內軍閥,這些情況都很類似,別以為當代的軍閥們個個都是酒囊飯袋,身邊都是一群窩囊廢,混吃等死的貨,其實當代的軍閥大多都不是什麼簡單的角色,比如已經下野的王英楷,他雖長的肥胖但是為人其實還是比較節儉的,當上大總統之後也沒看見有什麼王家的子弟在直系裡扶搖直上。
又比如段祺瑞,人家在袁世凱時代就能夠成為北洋大佬之一,現在更是在兩江諸省混的如魚得水,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如果說段祺瑞玩任人唯親的話,那裡會有那麼多人給他效忠啊,段祺瑞麾下十餘萬大軍隊不管嫡系還是旁系都死心塌地為他賣命不是沒有理由的。
要想當一個好軍閥,你生活作風奢侈,娶上幾十幾百個老婆的話,那些下屬是不會管你的,但是你要是任人唯親,有功無賞,有過不罰的話,那麼無數有才之士立馬就是拋棄你轉投他人了。
基於這種理由,趙東雲其實一直是壓著趙東植的升遷,不然的話當年趙東植一回國就開始從軍的時間段來說,再有新扶持一二早就晉升為中校甚至上校了。
對於這種情況,趙東植自己也是有所瞭解的,但是他也沒有辦法,能夠做的就是等待合適的時機建立功勳,只要有了真正的軍功,那麼旁人就不能對自己的升遷指指點點了。
而這一次濟南戰役,第三師被作為前鋒部隊,而趙東植率領的第二營又是被加強了諸多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成為了全師的拳頭部隊。
這就是他趙東植的機會!
第兩百九十章 崮山戰役(一)
第三師前線指揮部裡。
顧藍玉把視線從地圖上收回來,然後轉身看著諸多下屬們:“軍部的最新命令你們也都看過了,徐將軍要求我師儘快解決臘山戰事,進而南下攔截魯軍北上增援支隊!”
孔眺北道:“如今臘山戰事已經進行到最後階段,我部已經連續攻克臘山多個重要據點,有望明日徹底解決臘山戰事!”
顧藍玉點點頭,然後轉頭對裴連英道:“第六旅要做好準備,爭取明日下午就要南下!”
濟南戰役自從爆發後,張懷芝的第三軍增援就沒有停止過,當初趙東雲入關的時候,張懷芝就開始從江西、安徽抽調部隊北上,不過這種調動並不是說一次性就能夠把所有部隊都抽調北上了,畢竟南方聯邦的部隊雖然被打的節節敗退,但是當初依舊盤踞在江西、浙南一帶,而且張懷芝控制安徽日短,也需要大量部隊來實行對地方的控制。
但是隨著奉軍入關作戰不斷獲勝,尤其是是唐山戰役後張懷芝加速了抽調部隊北上的步伐。
也正式因為張懷芝早早抽調部隊北上,這才能夠搶在奉軍之前抵達濟南並部署防禦戰事,從一開始的一個旅四千多人,再到現在的一萬多人。
而後續還有五千多人的部隊正在北上的路上,如果部隊他們進行攔截的話,陸軍的這五千多援軍有望在三天後抵達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