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這也就導致了奉軍入關作戰騎兵沒死多少,但是戰馬死了不少!
這奉軍可是有著大量專業騎兵人才,軍需部可是有專門的軍畜科進行軍馬的保障,這都死傷那麼多軍馬,這要是換成了其他部隊,估計這打一仗那些戰馬都得死光。
但是戰馬死歸死,仗卻還是要打的,也好在奉軍地處東三省和熱河一帶,本地以及蒙古輸入的馬匹不少。
由於地處北方的地理優勢,奉軍總體來說還是不缺馬匹,除了本土蒐集以及從蒙古大量輸入的蒙古馬外,較為重視騎兵發展的趙東雲也指示近幾年軍方培育從俄國人手中得到的頓河馬,另外也是專門從法國引進了少量盎格魯諾曼底馬,用以培育改‘進馬匹,嗯,該馬也就是日‘本人大量使用的軍馬,後世人口中的東洋馬如無特指的話,一般說的就是這種馬匹。
不過後兩者的頓河馬、盎格魯諾曼底馬引進日短,還處於初期培育階段,目前的少量種馬、母馬都還待在奉軍的兩個軍馬廠裡頭,至於奉軍現役裡還有少量的盎格魯阿拉伯馬,這玩意是專門從日‘本進口的去勢乘騎用馬,只配屬高階將官,這種馬匹比較靈活、具有極大的爆發力以及良好的耐力,是外貌上非常傾向於英國純血馬的一種高大體型馬匹,身高一米六五多可比一米四左右蒙古馬高大多了,不過該馬由於價格昂貴同時耐力對比其他幾種馬匹比較差,已經不適用於現代輕騎兵,目前各軍裡頭基本上都把該種馬匹作為高階將官坐騎、傳令兵馬匹使用,奉軍裡也不例外,進口的數十匹都是用來充當高階將領的坐騎。
如果說蒙古馬是國產吉利、奇瑞之流,那麼這個盎格魯阿拉伯馬就是進口寶馬了,兩者基本上沒法比。
但是蒙古馬的廉價,大量也讓保證了奉軍軍用馬匹的需求,至少在未來數年內奉軍的主要軍用馬匹還是以蒙古馬為主。
儘管這些蒙古馬質量只能算很一般,同樣是騎兵,這騎蒙古馬的奉軍騎兵比騎盎格魯諾曼底的日‘本騎兵以及騎頓河馬的俄國騎兵就矮了一大截,要是玩近距離衝鋒的話騎蒙古馬的奉軍騎兵自然是不如這些列強騎兵的。
但是如果說玩長途奔襲的話,奉軍的蒙古馬還是不錯的,這入關作戰的騎兵部隊的多次奔襲,這要是讓騎著嬌貴的盎格魯諾曼底、阿拉伯馬的日‘軍騎兵來,估計半個月下來馬匹就得死掉一大半。
更不要說奉軍的第二騎兵旅在匆匆休整一天後,就是繼續南下,然後直奔石家莊而去,他們要去增援石家莊的吳鳳嶺,而這個時候,也不是顧惜馬力的時候,第二騎兵旅往往是騎一段,然後走一段,如此雖然不是全程騎馬行軍,但是依舊給戰馬帶來了嚴重的,這剛抵達保定呢,戰馬就又是死掉了一百多匹,而這個時候,他們距離石家莊還很遠呢。
演義小說裡隨隨便便就是玩數百公里的奔襲,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文人的幻想,現實就是除非你能夠一人三騎甚至四騎,不然的話是別想玩什麼一天奔襲數百公里的戲碼了,現代輕騎兵單人單騎的模式下,一天能行軍四五十公里往往是極限了,這還是建立在大量戰馬死亡的前提下,如果你想保全戰馬的話,一天能夠行軍三十公里就相當不錯了。
當然你要是打算抵達目的地後當無馬步兵,那麼你可以玩命的跑,一天興許能跑上七八十公里,如果是最頂尖的優良戰馬,一天跑上百公里也有可能,嗯,跑完後戰馬就百分百死翹翹了。
歷史上諸多騎兵戰例中,跑死戰馬的例子比比皆是,昌都戰役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一千二百騎奔襲某處,抵達迂迴戰位的時候只剩下一百騎,其他的全部非戰鬥損失掉了,這都不能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來形容,而是真正的殺敵零人自損一千啊。
所以這騎兵啊,玩的不好不用敵人來打,自己就得把自己玩死了。
奉軍騎兵自然不是什麼敗家子,不會為了急行軍活活把數千匹戰馬給跑死,這要是跑死了數千匹戰馬,給奉軍騎兵半年時間都緩不過氣來。所以這第二騎兵旅是急一陣、緩一陣的向石家莊行軍,雖然這個過程中依舊無法避免相當數量的戰馬死亡,但是死一部分總比全部死光要好的多。
而就當第二騎兵旅快速行軍往石家莊而去的時候,奉軍的其他主力部隊也是展開了對京師的大規模進攻!
當六月過去後,已經在京師外圍一線休整了兩天的奉軍各部主力在七月一號開戰了新一輪的攻勢,攻勢以南部方向為主,也就是沿著京奉鐵路一路北上京師,在一方向,奉軍彙集了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等諸多主力部隊。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