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當初是盧永祥命令他放棄了鮑貴卿轉身就跑,不然的話鮑貴卿也不會徹底陷入包圍圈最後被迫全旅投降。
但是投降歸投降,畢竟這是戰敗了,鮑貴卿為了他和數千兄弟的性命進而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王英楷沒有想到的是,鮑貴卿投降後竟然轉身就給趙東雲賣命了。
不但大張旗鼓的重新打起了第一混成旅的招牌,而且公然發表通電責罵自己!
這讓王英楷深受打擊,因為鮑貴卿不會普通人啊,可不是直軍裡無甚重要的尋常將領軍官,而是外人眼中直軍的中堅將領之一。
當代直軍體系裡,王英楷毫無疑問是龍頭老大,那麼排位第二的並不是盧永祥,而是王佔元,其次才是盧永祥再過來就是鮑貴卿了,然後才是朱泮藻等其他人。這一個權利排位裡排的進前四的人投降也就算了,但是轉身就徹底投靠了趙東雲,進而和王英楷勢不兩立,這讓王英楷可以說是深受打擊。
第兩百七十章 南下霸州
鮑貴卿投誠奉軍,並重建第一混成旅的事對此時此刻的直奉戰事而言影響不大,因為第一混成旅的重建雖然有了數千俘虜士兵為基礎,但是還需要抽調大量軍官,補充大量的重武器,需要進行適應性的訓練,要想這個第一混成旅恢復到之前的戰鬥力幾乎是不太可能,哪怕是一切順利,鮑貴卿的這個第一混成旅要想重新投入戰爭也需要一兩個月以後了。
鮑貴卿的投誠,政治意義遠遠大過了軍事意義,此舉可謂是極大的打擊了直軍計程車氣,以及直軍高階將領的信心。
這從王英楷得知這個訊息後大發雷霆就可以看的出來!
趙東雲利用鮑貴卿搞千金買馬骨,顯示自己擁有宰相肚量,能容常人所不能的時候,直奉兩軍的戰事也是在七月初再一次大規模爆發了起來。
除了第九師會同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繼續對京師展開不緊不慢的進攻外,直奉兩軍的戰役重心已經轉向到了王佔元第七師上頭來。
七月三號,第三師的前鋒騎兵團和王佔元第七師的騎兵部隊進行了首次基礎,雙方騎兵展開了直奉兩軍的第一次大規模騎兵交戰。
不管是去年的入關作戰還是今年的入關作戰,奉軍雖然參戰的騎兵部隊眾多,而直軍的騎兵部隊也不算少,但是絕大部分時候雙方的騎兵不是用來偵察就是充當下馬步兵使用,除了偵查騎兵之間的小規模交戰外,就沒有發生過騎兵之間的大規模交戰。
然而七月三號在永清一帶,第三師的騎兵團卻是和第七師的騎兵團進行了接觸,當時的第三師騎兵團正在執行前鋒偵查任務,而第七師的騎兵團則是受命前往京奉鐵路沿線,打擊奉軍在該線的密集補給線。
奉軍主力雲集京師到天津這一帶的鐵路沿線,就是因為能夠利用京奉鐵路靠近補給,王佔元也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派遣步兵直接攻佔切斷鐵路線自然是不妥當的,一個搞不好估計就會陷入奉軍重重包圍之中,但是派遣騎兵去又是不一樣了。
當代騎兵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襲擊敵人的補給線!
當天雙方總數一千多名騎兵在永清一帶發生接觸之後,由於敵我數量差距甚大,第三師的騎兵團王權雲上校果斷下令騎兵下馬,然後架起了隨軍攜帶的四挺重機槍、兩門六十毫米迫擊炮。
奉軍的騎兵部隊裝備迫擊炮、重機槍的傳統在第三鎮時代就開始了,當初的奉軍體系內騎兵大佬孟恩遠力爭在騎兵標裡配屬了重機槍、迫擊炮,後續奉軍騎兵更改為大連小團制,並抽調大量騎兵組建第一騎兵旅、第二騎兵旅的時候,師屬騎兵團雖然減少為六百騎,但是重機槍和迫擊炮的裝備卻是保留了下來,按照如今編制這一個師屬騎兵團就配屬了四挺重機槍、兩門六十毫米迫擊炮。
而獨立作戰的兩個騎兵旅配屬的重武器更多,除了重機槍和六十毫米迫擊炮外,兩個騎兵旅還配屬了八十毫米的迫擊炮,如果不是火炮的重量太重的話,孟恩遠等騎兵將領都想要讓騎兵裝備身管火炮了。
第三騎兵團下馬架起機槍和迫擊炮玩步戰,對面的王佔元麾下的第七騎兵團自然不會傻乎乎的騎著馬發起衝鋒,也是迅速下馬然後玩起了步戰。
於是乎兩支騎兵部隊就是和那些步兵們一樣,就地挖起戰壕然後玩起步槍對射來!
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不遠處接到訊息的第三師第十一團第二營迅速趕來。
第七騎兵團雖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和步兵營玩步戰還是欠缺了些,所以很乾脆的轉身上馬就是撤退了,人家是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