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1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包括熊希齡、趙鄂,周自齊等人。

趙東雲也沒有擺以往的架子,而是放下了身段和這些屬下們談天說地,氣氛很是融洽,說著的時候趙東雲突然道:“如今我們也到了京師,這內閣也該籌建了!”

趙東雲對於新一屆內閣的籌建早已經是有了腹案,畢竟這一次自己組建內閣和去年的第一屆內閣不一樣,當時的內閣是各方的妥協產物,而這一次的內閣和其他北洋軍閥沒關係,完全是趙東雲屬下的政務機構,再加上趙東雲在用人方面,尤其是任用高階將官、要員的時候往往都是獨斷乾綱,不會出現讓下屬商討出來人選之類的事。

“這內閣各部大體上還是照搬我們原來的政務院各局人選,不過這內閣總理嘛!”趙東雲說著的時候看著眾人,他已經從好幾個人的眼中看到了期翼的眼神!

第兩百八十三章 就任總統

趙東雲雖然還沒有正式舉行就任大總統的儀式,但是根據現行的共和憲法,自從王英楷辭去大總統之職後,趙東雲這個副總統就是自動繼任為大總統,也不用根據憲法進行所謂的國會選舉了。

而趙東雲繼任大總統後,肯定是要組建屬於蘇系的新一屆內閣,而各部總長的內閣人選也好辦,直接用原先的東三省巡閱使府政務院的各局總長就可以了。

但是惟獨這個內閣總理卻是不好辦,之前的東三省政務院是沒有設立院長一職,由趙東雲垂直管理各部,但是如今的內閣卻是不能這麼辦了,趙東雲總不能以大總統的身份繼續兼任內閣總理的。

而目前趙東雲麾下的蘇系文官體系裡有資格擔任內閣總理的人其實不多,熊希齡算是一個,趙鄂也算一個,除了這兩個人外,其他的文官要員資歷要淺的多。

此外內閣總理的人選也不能只說考慮到蘇系,同時還得考慮到北洋體系的其他人。

趙東云為首的蘇系,只是北洋的一個分支而已,而北洋體系其實是非常龐大的,除了趙東云為首的蘇系,前王英楷為首的直系、段祺瑞、王士珍等人為首的各大軍閥派系外,還存在著大量的中立文官。

這些人大多是袁世凱的幕僚、北方各省的高層文官,比如趙秉鈞、唐紹儀、周學熙、陸微祥、林昭年等第一屆內閣成員,這些都是北洋體系裡的高層要員,乃是各大軍閥的拉攏目標。

王英楷就任大總統的時候要拉攏他們,同樣的趙東雲現在當上了大總統,同樣還得拉攏他們!

拉攏他們的最直接目的也不是說看重他們的能力,而是這些人實際上代表了龐大北洋體系的文官階層。

北洋體系雖然有各大派系,但是各大派系主要是以各大軍閥為主,也就是將領之間的劃分,而文官除了各大軍閥麾下的直屬文官外,其他的大多是中立人士。

而基於這些人的龐大政治影響力,趙東雲考慮新一屆內閣人選的時候,也必須把他們考慮進來。

畢竟趙東雲並不是說推翻北洋這個體系入住中央,他只是把王英楷趕下臺,把北洋老大的地位給爭奪到手而已,既然他成為了新一代的北洋老大,那麼接納北洋體系的諸多文官要員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他總不能把這些影響力龐大的人一股腦往外推,讓他們效力於段祺瑞和王士珍甚至南方聯邦不是。

而這些人當中,有資格當內閣總理以及各部總長的人不少!比如唐紹儀,他之前就是第一屆內閣的財政部總長,在北洋裡頭也是資歷槓槓的,可比熊希齡、趙鄂他們強多了。

只是趙東雲考慮到,如今的共和憲法是責任內閣制,也就是說他當的這個大總統和王英楷時代一樣,都是隻有個虛名,但是沒有實權,而趙東雲可不喜歡這樣,而貿然更改憲法也是不恰當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內閣置於自己的徹底掌控之中。

為此,趙東雲也是顧不上自己麾下的熊希齡資歷或者能力如何了,他是直接把他提起來就任新一屆的內閣總理,而各部人選也是儘可能的任用蘇系官員,只有少部分選用其他的中立派官員。

七月十七號,趙東雲在京師宣誓就任中華共和國第二任總統,出席儀式的除了北洋諸多要員外,還有各國公使,各國公使的出席也是某種程度上承認了趙東雲這個大總統的合法性。

去年中華共和國成立後,各國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正式承認北方共和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只是諸國表示南北內戰為中國之內戰,而他們承認北方共和政府為中國內戰團體之一,進行有限度的外交聯絡。

而趙東雲也知道,在自己徹底消滅南方聯邦之前,是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