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軍校後從軍的,其中固然有清朝廢除科舉他們試圖從軍謀取功名,但是受到甲午、庚子國恥而報銷國家和民族的想法更多。
去年共和以後奉天軍校可謂是迎來了報考高峰,今年年初奉軍軍校春季招生,一共有來自全國各地五千餘人報考,先不提最終錄取了多少人,只說這些考生們,這些考生基本上來之全國各地,有其他軍閥轄區甚至南方聯邦的人,他們有的是前清秀才這種傳統書生,有的是讀過新式學生的各地中學生,但是這些人都有著相同的特點,那就是除了對功名的渴望外,大多是有著報效國家,創立共和這種理想的年輕人。
沒有理想的人是不會在戰爭時期千里迢迢跑去瀋陽報考軍校的!
畢竟如今可是戰爭時期,而在戰爭時期從軍可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然而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年輕人主動投軍啊!
如果是說普通農村子弟,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為了吃飽飯,拿餉銀養家,而對於軍官而言,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因為理想二字。
也許從軍數年後他們的理想就會逐漸轉變為對升官發財的渴望,但是對於這些剛從軍校畢業沒有多久的年輕尉官而言,大多數人還是抱著理想的。
當即,一個上尉連長就道:“安長官說的是,如今戰局陷入僵局,正是需要我等報效國家和民族的時候到了!”隨著他轉頭看向安玉龍:“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