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軍改組的第五軍離開鴨綠江防線,但是他們並沒有沿著臨時軍用鐵路一路北上增援遼陽前線,而是轉道東北方向,前往興京一帶,而看這個第五軍的行軍路線,那麼就會發現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遼陽,甚至都不是奉天,而是變成了奉天北部的遼源、昌圖一帶。
其戰略目的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會希望用第五軍這支生力軍繞開遼陽,然後攻佔昌圖進而切斷奉天到長春、海參崴以及俄國本土等地的鐵路聯絡,一旦能夠攻佔昌圖,切斷奉天和吉林、黑龍江的鐵路聯絡,那麼就可以說切斷了遼陽、奉天一線俄軍的補給線。
對於一支現代化軍隊來說,再也沒有比被掐斷補給線更糟糕了!
面對日軍的異動,俄軍的庫羅帕特金連忙抽調昌圖附近的兵力進行防禦作戰,於此同時俄軍也是把了長春府、吉林府、海龍府三地的所有兵力抽調一空,然後大舉南下圖昌和興京兩地之間,其戰略目的非常明顯,你日‘軍既然敢派兵來冒險進軍遼源、昌圖。那麼我就敢切斷你們第五軍補給線以及退路,到時候誰包圍誰還不知道呢!
進入十二月份以後,日俄雙方的戰局彷佛一下子就從之前的陣地戰變成了運動戰,彷佛吞噬了數十萬兩軍士兵的遼陽前線已經不再重要,戰略重心一下子就轉移到了昌圖、興京等地。
然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也是因為遼陽一線實在是太變態,不管是日軍還是俄軍都在這裡經營數月,幾乎整個前線都是戰壕和堡壘,根本就沒辦法從正面突破過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日軍謀取從其他方向取得突破,而俄軍也想要接著這個機會從側翼對日軍發動反擊也是正常的了。
不過雙方主將的美好願望卻是沒能實現,日‘本第五軍根本就沒能走到昌圖,在東遼一帶遭到了俄軍的初步攔截,不過俄軍的攔截卻是失敗了,然而這個時候日軍將領發現在東北方向的海龍等地發現大批俄軍後,生怕陷入包圍的日軍第五軍主動撤退。
緊接著雙方在柳河一帶發生了接觸,並爆發了大規模的野外戰鬥,這一次的戰鬥倒是和遼陽千篇一律的陣地戰不同,由於雙方都是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使得這場戰役成為了日俄戰爭中少數幾場具有濃厚普法戰爭風格的戰鬥,雙方的機槍基本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來,反倒是雙方的騎兵作用非常大。
從遼陽前線回撤併增援到第五軍的秋山好古騎兵支隊,在雙方剛接觸的時候就是用強襲擊潰了俄軍步兵的保護,成功摧毀了俄軍整整兩個營的火炮。但是人家俄軍的騎兵也不賴,他們倒是不玩強襲,而是學了幾個月前的秋山好古,直接利用騎兵的馬匹拉著十幾挺的重機槍繞到了日軍側後,然後就地構築了機槍陣地充當了激流中的礁石,不但殺傷眾多日軍,甚至迫使日軍放棄了原定路線向西繞行。
不得不說,在這場戰爭中雖然機槍大放異彩,但是騎兵並沒有喪失它的巨大戰略價值,雙方的騎兵部隊依舊發揮著重大作用,傳統的偵查、繞襲就不說了,最關鍵的是騎兵的機動力依舊是其他兵種無法代替的。
當騎兵變成了馬上步兵後,利用他們的機動力可以短時間內機動到敵軍背後,如果再帶上騎兵炮和重機槍,依舊能夠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
這場柳河一帶的接觸戰,雙方的勝負很難判定,因為大家傷亡差不多,都是死傷了七八千人左右,而且誰都沒有達到各自的戰略目的。第五軍的目的可不是逃跑,他們原本是要去攻佔昌圖、遼源等地的,而俄軍的目的則是試圖從背後攔下這股日軍殲滅之的。
現在雙方在柳河一帶打了一仗後,日‘本第五軍被迫向西南方向撤退,而俄軍也因為有不小的損失,加上兩翼空虛,所以他們也不敢追擊。
也就是說,雙方圍繞奉天東部的一系列交併沒有改變遼陽、奉天的戰局,日俄雙方依舊是僵持局面,只是隨著雙方交戰兵力的增多,戰線的延伸,實際上現在已經不僅僅侷限在遼陽了,到1905年三月份,雙方的交戰依舊以奉天為中心,在遼陽、本溪、柳河等多條戰線上同時爆發,在日‘本陸軍的檔案中,這場戰役已經從遼陽會戰變成了奉天會戰。
而旅順方向,乃木希典在去年十二月因為國內的強大壓力被迫發動了第二次總攻後,再死傷了一萬多人後就是放棄了進攻,進而囤積物資、補充兵員,同時也是等待冬天的過去。一直到了1905年三月份,飽受國內指責的乃木希典對旅順發動了第三次總攻,希望在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抵達遠東之前一舉攻克旅順。
當日俄雙方你來我往的時候,中國國內也是不停歇,其他事情趙東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