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雲給那些工廠們免稅,但是他有不準備對工業區內的各種商鋪、服務產業免稅,相反不但不免稅反而還是準備課以重稅的。
只要工業區內湧進去幾萬的工人,如果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如果發展的話五六萬人甚至超過十萬人都是有可能的,屆時這些人每個月都是會有各種花銷的,這些花銷就代表了消費市場,到時候趙東雲就能夠從這些工人的消費環節中收取稅收。
如果對經濟稍微有些理解,那麼就會知道你購買一件商品的價格,其中大概有一半都是各種名目的稅收,比如生產企業的營業稅,運輸環節中的關稅,銷售商家的營業稅等等。
所以只要有了消費,那麼趙東雲百分百就能夠收取到稅收!
趙東雲在葫蘆島搞的這一套,說的好聽些就是以發展第二產業帶動第一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當然了這話是官場用語,實際上他玩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戲,用政策換取實打實的稅收!
趙東雲當晚丟擲了葫蘆島工業區的言論後,次日趙東雲就是宣佈正式成立‘葫蘆島工業區’,該區方圓將脫離當地府縣管理,嫡屬於將軍府直轄,調趙東雲交情匪淺的趙鄂擔任總辦,同時擁有豐富洋務新政經驗的熊希齡擔任會辦。
工業區一旦成立,那麼後續自然會有一大堆後續跟進的內容!
包括宣佈全面的優惠政策,不管是國內民資還是洋資又或者官資等所有型別的企業,只要在工業區內落戶並能夠享受到豐厚的免稅政策。
有了這些政策上的支援後,還得有配套支援,畢竟現在葫蘆島現在還只是一大片荒地呢。
配套方面的建設,主要由福元紗廠的全資子公司福元建設公司負責,該企業將全權負責葫蘆島工業區的平整、廠房修建、港口建設、葫蘆島支線鐵路、周邊住宅建設,基本上工業區內的所有基建工程都是直接包攬給了福元建設公司,至於外包與否就得再看情況了。
這直接一股腦的全部讓自家的福元建設公司來做,一方面是趙東雲真的找不到其他人或者企業有能力融資上百萬兩銀子用於建設葫蘆島工業區了,第二個方面嘛,這些建設工程可都是很賺錢的,讓別人賺不如讓自家企業賺。
為了支付這些建設資金,工業區專門發行了建設債券,為了取信於工商界,這些債券的發行以及發行後的資金託管都交給剛成立的奉天官銀號來負責,以避免讓葫蘆島工業區衙門吞沒。
至於說玩建設專案吃回扣之類的,要知道負責建設的可是趙東雲手底下的福元建設公司,誰要是敢吃回扣他第一時間就能夠知道,然後就會毫不猶豫的揮起大刀砍掉他的腦袋。
而債券的償還將會由未來的葫蘆島鐵路運營盈利、葫蘆島港的運營收入以及工業區用地租售收入、工業區政府的其他稅收收入來償付!
同樣作為配套的還有工業區衙門特地設立的‘勞務處’,該處將會從遼西乃至直隸宣傳招募農村人員,為入住企業解決最基本的勞動力需求,至於技術人才就麻煩了些,勞務處除了儘量宣傳外,就只能依靠各企業自己去挖牆腳了或者自行培養。
當有了這些後,雖然葫蘆島以及是一片荒地,但算是把架子給搭起來了,而後為了進一步刺激這些商人,在他的指示下,福元紗廠總經理趙晨亮,也就是趙東雲的三叔正式和錦州李家的家主李邇堅簽訂合同,雙方將會共同出資在葫蘆島工業區投資建設‘葫蘆島紡織公司’,初始投資金額就是高達四十萬兩銀子,將會涵蓋紡紗、織布兩大業務,成為了第一家進駐工業區的超大型企業。
李家想要和福元紗廠合作投資紡織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1903年就開始計劃了,但是一直沒能成功,這一次葫蘆島工業區開辦之際,福元紗廠為了支援趙東雲主政奉天,就算是虧得血本無歸也得拿錢出來投資的,不過福元紗廠近年來投資方向太多,尤其是去年到今年為了支撐福元機器廠那邊的附屬的鍊鋼廠,佔用了福元紗廠的大批資金,所以這一次到葫蘆島投資自然也就拉上了一直想要插足紡織業上流的李家,商定福元出技術、管理以及技術人員以及少部分資金,而李家負責銷售渠道、大部分的前期資金投入,以福元紗廠佔百分四十九,李家佔百分之五十一的方式,共同組建了葫蘆島紡織公司。
第一百五十六章 奉天新政(一)
除了這個葫蘆島紡織公司外,作為趙東雲直接掌控的福元紗廠自然還會有其他專案陸續投進來。
之前的福元建設公司就不說了,這個子公司不算是在工業區內的投資,只是負責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