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3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所以清末的中樞重臣是名義上好聽,但是對於袁世凱這樣的派系首領來說絕對是屬於明升暗降。

而且就算是明升暗降到中樞,這中樞也分高低,如果是奕劻這樣的領班軍機,或者是目前瞿鴻禨這樣的軍機大臣兼任某一部尚書,那麼也勉強算得上是中樞實權派,至於其他的都是渣渣。

別說是袁世凱了,就算是趙東雲這個盛京將軍給他一個戶部尚書他都不肯換!

王佔元道:“這個訊息我也是剛知道,乃是從京師傳來的,不說十成實,但是七八分還是有的!”

一旁的陳光遠張張嘴想要說什麼,但是卻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最後只能是嘆了口氣:“這年頭想做點事真難啊!”

最後還是林永權開口道:“這些事情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天塌不下來,就算塌了也有大人在上頭頂著,我等要做的就是辦好手頭上的差事,先把奉天和營口給收回來,然後再逐步接管遼東等地!”

此時一旁的孔眺北突然道:“也不知道大人現在在山海關和其他幾位大人談的怎麼樣了!”

林永權聽罷卻是皺眉立即開口:“大人去山海關密談一事關乎我北洋存亡,諸位慎言!”

其他人一聽也都是閉緊了嘴巴,作為蘇系的少數高層將領,他們自然是知道自從趙東雲得知朝局有變後,就是奔赴山海關去見第二鎮統制吳鳳嶺、第四鎮統制段祺瑞。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除了趙東雲去了山海關外,北洋派系的其他幾位大佬也都是相繼秘密抵達山海關。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局劇變(二)

直隸永平府所屬的臨榆縣,也就是明朝時期的山海衛,當然了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山海關。

山海關的戰略地位早在明朝時代就已經凸顯出來了,一直到了近代乃至往後數十年裡,這個地方都是戰略要地。在古代這裡會成為戰略要地是因為這裡的易守難攻,而到了現在嘛,除了易守難攻外這裡還是進出關內外的交通要道。

不說其他的,單單這裡是關內外鐵路進出的通道就足以讓他成為戰略要地之一。

如果說錦州是扼守遼西走廊東端的戰略要地,那麼山海關就是扼守遼西走廊西端重要關卡。

面對如此重要的這兩個戰略要地,北洋軍自然是沒有放鬆,早在1903年的時候就派遣了趙東雲的第三協進駐錦州,而現在錦州還駐紮著趙東雲的第三鎮,加上構築多年的防禦工事體系,可是為防備甚嚴。

而山海關也不例外,日俄戰爭爆發前夕,袁世凱就派遣了第二鎮入住山海關,後來陸續派遣換防的部分騎兵部隊,比如王英楷手下的北洋第一騎兵標、段祺瑞手下的第四騎兵標以及第五鎮和第六鎮都陸續派遣過一個標或者一個協的部隊到山海關進行輪換駐紮。

不過他們都是呆的不久,王英楷手下的第一騎兵標駐紮的久一些,但也不過一年而已,其他的基本都是一年不到,到了1906年後隨著日俄戰爭平息下來,按照道理來說山海關其實也不用繼續駐紮重兵了,有一個第二鎮就足夠了,但袁世凱卻是又派遣了一個段祺瑞的第四鎮過來,如果加上駐紮灤州唐山一帶,用於保護福元機器廠的幾個營,那麼永平府周邊是名副的重兵彙集之地。

趙東雲是下午到的山海關,不過他並沒有多少的心情去看山海關的雄偉城牆,也沒有多少的閒心去關注山海關附近的第二鎮部隊到底訓練的怎麼樣,現在的他雖然看起來雖然一片平靜,在和吳鳳嶺打招呼說話的時候還面帶笑容,不時朗聲大笑,看上去似乎心情相當不錯,但是隻有後頭的李三才知道,自家老闆從錦州到山海關的這一路上,除了在公開場合外基本上就沒怎麼說過話,一直都是保持了一種平靜。

而這種平靜是極為不正常的,彷佛讓李三看到了當年趙東雲爭奪第三鎮統制和去年爭奪盛京將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趙東雲私底下也是保持了一種異於常人的平靜,似乎一整天都在考慮著軍國大事。

不過趙東雲的這些狀態也就只有李三才能看到了,其他外人看到的趙東雲永遠都是充滿了自信和威嚴!

“吳老哥,別的不說,單單是你練兵的本事我還是佩服的,這一路走來你的第二鎮的那些小夥子們看起來精神都相當不錯!”趙東雲滿臉笑呵呵的對吳鳳嶺如此道。

旁邊的吳鳳嶺聽趙東雲讚揚他練兵有方,雖然心裡頭知道眼前這個趙東雲說的只是客氣話,但是也是大為受用,心底裡暗自嘀咕,都是留德回來的,這個趙東雲比他的前輩段祺瑞明顯要上道多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