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1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三月十五號,第十四師、第一混成旅歷盡多日苦戰,傷亡千餘人後,終於是突破了第四師補充旅和其餘近萬皖軍省軍部隊的防線,進而攻佔了金陵西南部外圍的一系列地區,把戰線推進到了鳳凰山到田家山一線地區,距離金陵南岸城區已經算得上近在遲尺了。

面對第四軍的快速推進,而第二混成旅又是被奉軍第九師阻擋在當塗一線,遲遲無法突入到馬鞍山一帶,段祺瑞再一次表現出了驚人的果斷。

為了守住金陵,尤其是長江南岸的金陵城區,他是主動放棄了已經堅守多月的長江北岸的金陵城區。

第四百一十章 第三師渡江

金陵作為一個長江沿岸城市,是分為長江北岸和南岸地區的,不過南岸的城區才是金陵的主要部分,北岸部分的重要性則是要弱許多。

之前段祺瑞持續堅守北岸城區,主要還是為了在北岸地區釘下一個釘子,作為橋頭堡的存在,一方面是吸引、牽制奉軍的主力部隊,另外一方面也是打著以後反攻北伐的時候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出發陣地。

但是現在人家奉軍的第四軍已經到了金陵外圍,如果再投入大量兵力在北岸地區的話,就顯得得不償失了。

於是乎,段祺瑞果斷是把位於北岸的第四師以及兩江第四一師撤了出來。

和奉軍想要度過長江困難無比不同,段祺瑞在戰前就是長江兩岸搜刮了大量的船隻,再加上他們的炮兵部隊都是部署在南岸,不用搬運沉重的火炮過江,只需要把戰鬥兵員運輸過江那麼就能夠順利完成撤退了,所以哪怕是沒有浮橋,也可以輕鬆的把北岸的戰鬥兵員順利撤過來。

當然了這個過程裡,免不了要犧牲一部分的斷後部隊,被犧牲調的斷後部隊自然不可能是第四師第六旅這個主力,而是兩江第一師這支省軍部隊。

說起來兩江第一師也是挺倒黴的,自從和奉軍交戰以來,一直都是擔任斷後部隊,在江北的時候愣是因為擔任斷後部隊而被打殘,重建後的現在,又是再一次被犧牲,其第二旅因為斷後而被奉軍第三師全殲。

兩江第一師,最開始組建的時候乃是段祺瑞南下江蘇後收編的大量南方聯邦的降軍,江北一戰後,其兩個旅都是被徹底打殘,江北戰役後殘部退往金陵。為了恢復兩江第一師的編制,段祺瑞抽調同樣受創不小的江北混成旅編入兩江第一師,該為兩江第一師第一旅,此外又是透過招募新兵以及江西陸軍第一混成旅為基礎新建了第二旅。

如此才恢復了兩江第一師的編制,去年江北戰役失敗後,段祺瑞大力整頓軍制,幾乎是撤銷了所有雜牌部隊的番號,什麼江西陸軍,浙江陸軍之類的全部被撤銷,統一整編為兩江陸軍。所以同時重建的也不止第一師,兩江第二師也是同一時間被重建,兩江第二師先後接受了浙江第一混成旅、浙江第二混成旅的殘部,再加上招募的新兵為基礎重建,之前駐紮在溧水,皖軍渡江後北上增援金陵,目前和第四師補充旅一起作戰。

雖然從北岸的撤退過程中損失了一整個旅兵力,但是對此段祺瑞並不在乎,在他心中,這些兩江省軍本來就是消耗性的炮灰部隊,關鍵時刻就是用來犧牲的,只要第四師的主力不失,那麼他就還有繼續和奉軍打下去的底氣。

段祺瑞主動撤出了金陵北岸,也就是相當於主動把金陵北岸地區讓給了奉軍,這也就讓奉軍拔掉了蘇北地區皖軍的最後一個釘子,下一步奉軍就能夠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攻克金陵上頭來了。

“現在第十四師已經進軍到金陵外圍地區,已經具備了在金陵西面地區接應第三師過江的能力了!”京師居仁堂,石陽林很快就是向趙東雲提議了最新一輪的作戰計劃。

那就是和第三師也接過江來,然後發動對金陵的全面攻勢。

“直接在金陵西面渡江,難度是否會太大了?”趙東雲對此心中還是有著顧慮的:“我記得金陵那邊可是有著皖軍的好幾艘炮艦啊,渡江的時候如果遭到敵軍炮艦的炮擊,如何保證渡江部隊的安全?”

石陽林則是道:“根據我們情報處的訊息,這兩天,停泊在金陵的多艘皖軍炮艦已經沿江南下增援上海了,目前該地只有兩艘或三艘炮艦而已,到時候只需要我軍的野戰炮火掩護足夠,敵軍的炮艦就算有膽量來阻攔,但是我軍的炮兵也有信心把他們攔截下來!”

趙東雲想了想後沒有說話,表示了預設。

在金陵方向,奉軍的炮兵力量並不弱,第一重炮營就部署在金陵方向,此外還有第三師、第十四師、第四混成旅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這些火炮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