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的思考,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他的文字,迸發出正氣與力量,同樣給廣大讀者帶來啟示和鼓勵。

。 想看書來

作家簡介

史鐵生(1951—— ),漢族,生於北京。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1969年到陝西延川插隊落戶。1972年因病致癱,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廠做工。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說《命若琴絃》,散文《我與地壇》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2002年,史鐵生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

。。

相關評論

“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裡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鐵生是一個真正的作家,是一個靈魂非常安靜的人,這是今天很多健康的男作家所缺少的魅力。請恕我直言,但這卻是我真實的感受。……讀他的作品要有耐心,一種宗教般的力量就隱藏在字裡行間。要是有耐心讀完,就會走進史鐵生的心靈,或許還會像他一樣平靜從容地生活。我說過,鐵生是真正的作家,我從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和他做比較。我只是一邊思考一邊寫,常常在文學的邊緣徘徊。”

——張海迪

《信與問》自序

可惜,不少信稿已經丟失。所幸,有了電腦以後也儲存下一些。

可惜我只會打字,對電腦日新月異的功能一竅不通,以致軟體幾經更新後又有些信稿去向不明。所幸還有一些固守硬碟,未離未棄,許多快樂往事從中浮現。

可惜,有幾位收信人已久疏聯絡,難就發表之事求其定奪,便以字母頂替實名。所幸信文無涉隱秘,凡及私事亦盡刪除,所選字母刻意不作對位,故均可作隨筆讀,認為是寫給誰的都行。

信以問之——寫信向朋友求問;信而問之——向信任的朋友求問;信之問之,譬如“有朋自遠方來”。故取名“信與問”。

是為說明,不可稱序。

史鐵生''2007年3月21日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目錄

1。給楊曉敏

2。一封關於音樂的信

3。給安妮·居里安Ⅰ

4。給HDL

5。給LR兄

6。給柳青

7。給陳村、吳斐

8。給GZ兄

9。給盲童朋友

10。給###鳴Ⅰ

11。給###鳴Ⅱ

12。給###鳴Ⅲ

13。給慄山千香子

14。給《散文·海外版》

15。給嚴亭亭Ⅰ

16。給謝淵泓

17。給安妮·居里安Ⅱ

18。給Z兄19。給大爺

20。給田壯壯

21。給陳村

22。給南海一中

23。給S兄

24。給肖瀚

25。給嚴亭亭Ⅱ

26。給嚴亭亭Ⅲ

27。給姚平

28。給陸星兒

29。給章德寧

30。給北大附中31。給立哲Ⅰ

32。給立哲Ⅱ

33。給閻陽生

34。給姚育明

35。給胡山林Ⅰ

36。給CL

37。給FLⅠ

38。給嚴亭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