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也沒有特別值得張恪流連忘返地地方。
()
昆騰線上的新聞時效性就有些滯後,這方面需要加強意味著要進一步增加對昆騰新聞中心的建設,與傳統新聞媒體開展更廣泛的合作。那就要投入更多的資金。
馬向東是個會燒錢的傢伙,錦湖年初往昆騰再次投入的兩千萬,用到現在,再不用三五個月就將告磬。
九月初,公用計算機網際網路實現了與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金橋資訊網地互聯互通,從此國內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一個空前活躍的時期。再過十年來回顧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這段時間應該是經過商業化前期的探索與開拓之後在歐美網際網路熱潮的推動之下國內網際網路迎來的第一次熱潮。
所謂熱潮,只是比燒錢誰更狠罷了。至少在網際網路真正發展起來之前,在零零、零一年之前。還看不到有直接贏利的機會,網站經營失敗的典型案例大都是那些缺乏足夠資金支撐、急於贏利的網站。
張恪對昆騰具體地運營不會直接干涉,但是要馬向東他們堅持入口網站與針對個人使用者免費運營的方針。至於運營所需要的資金,張恪也不會無限制的往昆騰線上投入資金,他早已經明確告訴馬向東他們了,這時候該是他們向其他投資機構進行乞討的時候了,海外風險投資基金也是這時候最先進入國內網際網路產業的——沒有海外風投機構加入,就算張恪狠心往昆騰投入十億八億,也無法順利的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不能上市,零一年之後的網際網路寒潮就沒有那麼容易渡過。入口網站穩定的營利期要滯留到零三年之後,張恪可不希望有那麼大的一筆資金長時間給套在昆騰裡面。
當九月國內網際網路真正實現互聯互通之前,就已經有海外風投機構看好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