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德儀的傳統:接下來德儀就會逐漸的將0。25微米產品交給別的工廠代工。也就意味著對德儀下屬的工廠來說。將不用再考慮0。25微米制程工藝水平上的競爭了——中晶微芯從德儀獲0。25微米制程技術也就有了些可能。再說德儀還是中晶微芯的主要股東之一。
中晶微芯剛試產成功。就要盯上更先進的製程技術。在別人眼裡。也許會覺的有些急躁了。柳志成心裡卻無法忘記這樣的事實:0。35微米到013微米。中間還隔了整整兩代的技術鴻溝、整整十年的差距。哪容他慢慢的發展?除了德儀之外。柳志成還將視野與希望放在新加坡的世新電子身上。
德儀可以直接將對中晶微芯來說更先進的製程工藝授權中晶微芯使用。也可能掩耳盜鈴式的與中晶微芯成立合資科研公司開發對中晶微芯來說更先進的製程工藝。德儀也可以將部分訂單交給中晶微晶片來完成。
德爾法西又覺的剛才的回答過於直接了。換了個話題。側過頭跟張恪聊起來:“德儀的研發部門員工對錦湖只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消化了從東芝交換來的快閃記憶體技術都相當的驚訝。不瞞你們說。我之前也預料錦湖會晚很久……”再一次表達了對錦湖技術力量的驚訝。這些年受到的驚訝已經是夠多的了。就算關係再親密。德爾法西也不是特別的希望看到更多的驚喜。
就像普通人對待朋友的態度。朋友的境況要是比自己差很遠。關係倒是能親密下去。要是朋友突然發了橫財。往往是他心裡最彆扭。
“……這實在算不了什麼。沒有更先進晶圓製程技術上的經驗。我們想在快閃記憶體技術繼續進步。則要多一些荊棘——好些人都跑過告訴我。這些都是要算融會貫通的藝術……”張恪笑著說。企業與企業之間是沒有友誼的。不過合作習慣了。會有一種慣性的力量。將大家都牽涉在一起。更何況德儀在中晶微芯也有一定的權益。當初引進德儀成為中晶微芯的戰略合作伙伴、主要股東。就是看中德儀在晶圓製造方面的技術實力。
“這還不算什麼啊?”德爾法西笑著說。“周正青都在跟我抱怨。說中國各大高校的畢業生都要給錦湖招走了。特別是碩士生、博士生……聽說你們還將觸手伸到香港的幾所大學。”
“沒有那麼誇張。”陳信生笑著說。“與外資企業相比。我們錦湖招新並不佔優勢……香港這邊,也是受到請託去考察幾名博士生的能力。我人在香港,就順便參加了考察工作。”
“……”德爾法西笑了笑。能讓陳信生親自出面面試。這幾名博士生還是很受重視的。說道。“至於中晶微芯對0。25微米的製程技術感興趣。我會向安吉伯謹慎推薦的。”
今天晚上就等德爾法西這句話。
□□□□□□□□□□□□□□□□□□□□□□□□□□□□□□
在歐美。電子行業裡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華人差不多佔了四分之一。錦湖除近幾年來在積體電路設計上累積了一些底子之外。在一年半的時間裡橡樹園的“百人計劃”實際招募了近三百名華人科學家中高階工程師到國內來參加研發工作。這還不包括中晶微芯旗下由柳志成直接從臺積電拉出來的一百多人的技術團隊。也不包括日本筑波市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ESS兩處實驗基的吸納的華人科學家們。不包括與德儀與斯高柏等公司聯合成立的技術研究機構。
建鄴的橡樹園實驗園已經形成超過千人規模的研發團隊。加上雙導師制構架下進入橡樹園實驗園實習、實際參加研發工作的建鄴各高校碩士、博士生規模也接近千人。
這便是讓德爾法西也要驚歎一下的錦湖技術團隊。
如此規模的研發陣營在九八年國內已經可以說是奢華了。就算中科院幾家微電子所專家學者聚集起來都沒有錦湖的技術陣營龐大。但比起海外電子巨頭動輒上萬人的研發隊伍。橡樹園還真有些不夠看。
錦湖九九年度的人事招新計劃已經正式啟動了。僅愛達就計劃招聘四千名應屆本科、研究生畢業生。補充生產部門、行政管理部門的新員工不足半數。包括金山分園杭州分園等分園在內的橡樹園研發體系將吸納超過兩千名的新研發人員。另外中晶微芯的研發生產部門當前的員工基數之上還要招募八百名新員工。
九八年國內網際網路熱潮也漸漸興起。各地都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資訊電子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尤其的緊缺。月薪低於一萬的工作對清華的計算機系本科畢業生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了。錦湖的人事部門也是早早的就提前到北京、武漢、杭州等重點高校去撒網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