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3 / 4)

小說:黑鷹 作者:打倒一切

是圍繞這些題材進行創作,就算你文筆粗糙,構思荒唐,初衷無聊,也能輕易賺得很高的人氣和知名度。我不敢也不會認為這類題材的小說缺乏品位、靠無曆頭譁眾取寵;我也不會認為這些小說中只有荒唐的構思和無聊的想象力。但我不知道,這些小說除了能給讀者造成視聽上的衝擊,用荒誕的情節讓讀者不知不覺地度過大量閒暇以外,掩卷之餘還能給讀者留下些什麼?這類小說除了“繁榮小說市場”外,還能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些什麼,能產生些什麼影響?

《黑鷹》是被當前的閱讀市場拋棄的作品,點選率少得可憐,得不到讀者的認可,因為它沒有迎合當前多數讀者的閱讀口味,沒有刻意去適應當今的出版市場。本著淨化社會風氣、陶冶思想情操的初衷創作出來的作品,最終被置於市場的最邊沿。這樣的現實何其殘酷,何其荒唐,給人的感覺何其無奈!

對於大多數人,特別是對大多數男人而言,都曾經夢想過自己身壞絕技、武藝高強,能夠縱橫江湖,行俠仗義,鏟奸除惡,扶危濟困。這樣的夢想體現了他們骨子裡與生俱來的善良,也能說明大多數人都具有強烈的武俠情懷和英雄情節。正因為如此,以武俠為題材的小說、電視、電影才大受追捧,高潮迭起,長盛不衰。

然而,當各種各樣的武俠題材以不同的形式充斥著人們耳目的時候,我們民族在行動上卻沒有將俠義精神體現出來,只是讓俠義精神變成了依稀飄渺的文字元號。物慾橫流,人心不古,私利至上,情義淡薄,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生態的基本特徵。多少人面對為非作歹之徒恐懼畏縮,退避忍讓;多少人面對身處險境、緊急待援之人視而不見,態度冷漠;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危難時刻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為什麼在媒體對俠義題材進行氾濫炒作的時候,卻沒有湧現出更多的俠?沒有人出來維護更多的義?我們民族不是向來都崇尚俠義精神嗎?難道我們俠義的基因變異了?

其實大多數人成為俠客的夢想依然沒有改變,只是成為俠的夢想對他們而言太虛幻,太離奇,太遙不可及。傳統的武俠個個技藝超群,不為生計奔忙,不受法制羈絆,我行我素、為所欲為的超現實形象只能作為成|人的童話來滿足人們對俠的景仰和崇拜,俠就是俠,他不是人,最起碼不是普通人,所以俠不能被效仿,俠的行為不能被推廣,俠的事蹟只能用來欣賞(當然奇幻、仙俠、異能小說塑造的俠客就更離譜、更荒唐了)。

就這樣,多數人的思想深受傳統武俠形象的拘囿而無法用樸實的俠義精神來影響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悲哀地看到,我們生活中的俠客就是被這些以創作傳統武俠題材為職業的人扼殺在了搖籃之中,因此傳統的武俠形象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被勾畫出來,對大眾的影響並不積極,甚至很消極。對大部分從事武俠創作的人來說,刻畫武俠形象只是他們掙錢牟利的手段,他們表達出來的也只能是扭曲了的俠義精神,他們不在乎社會效應,只在乎票房收入和被關注的程度,正是這些武俠寄生蟲製造出大量過期的、變質的、甚至是有毒的俠義精神的食品,扼殺了許許多多現實生活中的俠客,我們民族在行動上才暴露出了嚴重的俠義危機。從這意義上講,大量傳統武俠題材創作的湧現,其實就是俠義精神的生態災難!

《黑鷹》是一部新概念武俠小說,書中的主人公谷豐是一個偏遠山區的孩子,吃苦耐勞,品學兼優,由於家境貧寒,大學沒畢業就輟學外出打工,白手起家,艱難創業,在事業上獲得了較大的成功。谷豐天生就嫉惡如仇,喜歡打報不平,在他的經歷當中,救危助弱眾多,懲奸治邪無數,他見義勇為的大量事蹟深刻影響了他到過的幾乎所有地方,也影響了他身邊的許多人,後來俠名遠揚,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一股見義勇為、行俠仗義的熱潮。

黑鷹是非洲草原上的一種猛禽,喜歡叨石頭打與它並無利害關係的土狼,只要有黑鷹出現的地方,牧民和他們的牧群就可以放心生活,不用擔心受到土狼的傷害,所以黑鷹被當地百姓視為保護神。小說中的主人公有著與黑鷹類似的天性,他雖然沒見過黑鷹(抑或黑鷹這種動物根本就不存在),但他對黑鷹異常鍾愛,在收拾完壞人後幾乎都要留下黑鷹的標誌,成名後人們都稱之為黑鷹,因此黑鷹便成了該小說的名字。

《黑鷹》所頌揚的是樸素的、實在的、具體的俠義精神。俠義精神本來就應該是人類的一種天性,只要你厭恨邪惡,同情弱小,只要你胸懷正義,心地善良,只要你該出手時就出手,能作為時就作為,你就是俠!就算你身無絕學,體格單薄,弱不禁風,就算你貌不驚人,衣衫破舊,形象猥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