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似乎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

如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的6億年至億年前的穿著鞋的人類腳印、在今天的非洲加彭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鏈式核反應堆、在現今南非發現的28億年前的金屬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塊50萬年前形成的化石裡包裹著汽車火花塞,以及多個不同時期的明顯超越當時發展水平的精密人造工具等,以上考古發現還可以羅列出很多。

傳統觀點認為現代人類出現文明最多也不過幾千年的歷史,而在這之前人類尚處於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這些遠超當時科技的知識從何而來呢?幾萬年前、幾十萬年前甚至幾億年前怎麼會有人類文明的遺蹟呢?

有個叫董妙先的人曾提出一種大四季論的觀點。他認為:正如地球繞太陽旋轉一週會出現四季變化一樣,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週(億年旋轉一週)同樣會出現四季變化,稱為“大四季”。而銀河系也會繞著宇宙中心旋轉一週,成為更大一級的四季。

在地球一年四季的更替中,很多昆蟲會春生秋死,冬季根本無法存活。而太陽系或銀河系的大級別四季更替中,在惡劣的夏季(非常炎熱)和冬季(非常寒冷),生物(包括人類在內)不能存活,會形成周期性的大滅絕;在溫和舒適的春季與秋季,生物又會復甦並逐步繁榮。這樣就會形成地球上反覆經歷過的生物由低階向高階週期性的迴圈進化,這就是 “生物迴圈進化論”。這樣也就形成了地球上的多次史前文明。

大四季論只是一種假說,目前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支援。而在史前文明的真實性上,科學界也是不予承認的。但不承認就真的代表不存在嗎?地球已存在了46億年,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卻僅有5000年,這麼長的時間空白裡,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史前文明和大四季論是否存在並不重要。其實,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恆的。哪怕大如宇宙、小如一個微小的生物,都存在著一個從發生到衰亡的過程,這就是逃不掉的週期。

。 想看書來

43、經濟也是有周期的

經濟也是有周期的。最常見的經濟週期是十年週期,該週期最早由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所以又被稱為朱格拉週期。與一年有四季相似,一個經濟週期也由四個部分組成: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

復甦階段是前一個週期的最低點,各種商品的產量和銷售價格都處於整個週期的最低水平。隨著經濟的復甦和需求的增長,商品的價格開始逐步回升。

繁榮階段是經濟週期的高峰階段,各種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超過了產量的增長速度,於是產品價格迅速上漲到較高水平。

衰退階段是經濟週期的下跌階段。高峰過去後,經濟開始滑坡,由於需求的萎縮和繁榮時期的大量生產,商品的供給大大超過需求,價格迅速下跌。

蕭條階段是經濟週期的谷底,各種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均處於較低水平,商品價格逐步停止下跌,並趨於穩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

。 最好的txt下載網

44、股票買的是預期

17世紀的時候,有幾個荷蘭的生意人,他們乘著一艘大船,歷經艱難險阻,遠渡重洋來到了中國。回國的時候,他們在船上裝滿了中國的特產,茶葉、絲綢、瓷器等。這些商品運到荷蘭後,大受歡迎,賺了很多錢。於是,他們不斷在兩國之間往來以獲取利益。在以後的航行中,有一次,船隊在海上遇到了颱風,結果船毀人亡,損失慘重,無法收回。人們聚在了一起,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讓更多的人們一起集資,參與到他們的生意中來,每個人根據出資額的多少獲得數量不等的股票。這樣的話,就有更多的人來承擔航運中的風險,也能更迅速地擴大船隊的規模獲得更好的報酬。當然,遠洋貿易的收益也就有了更多的人分享,每個人身上的平均收益也相應下降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籌集資金,這就是早期股票發行的重要原因。

股票,從最初誕生的一刻開始,它的執行狀況就是與實體經濟——公司的運營狀況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就以上面提到的那家做中國貿易的荷蘭公司為例,如果每次的航行都很成功,而且產品能一直保持暢銷,則實體公司的收益就會很好,公司股票的價格也會很高;相反地,如果公司的船隊又因暴風雨襲擊出現了失敗,或因別的新公司加入競爭而使實體公司的利潤下滑,那麼公司股票的價格就會很低。股票就是現實經濟生活的一種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