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保險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在西方國家,保險費用已經成了gdp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
美國保險業發展較早,險種數量之多、覆蓋面之廣令人乍舌。
其中還有一些奇葩的存在,比如網際網路上網保險、解聘下屬員工遭報復險、被外星人綁架保險、意外婚禮保險、流產保險、收養子女失敗保險等等。
一些保險公司甚至喊出口號,說只要顧客有需要,公司就提供任何種類的保險。。。。。。
世界上最初保險公司雛形,本來是民眾們為了抵禦天災、意外、大疾病等風險,平時定期繳納少量會費到一個資金池,在某個體遇到災害時,再從資金池出資救災。
目的是達到一人有難大家扶持,掌握資金池資金的人,並不靠資金池裡面的資金牟利,更類似於慈善組織。
曾經,保金繳納是民眾們自願進行,賠付得多,大家就多交一些,賠付得少,大家就少交一些。
後來商業化,變成保險公司規定一個數字,繳納之後賠付完,剩下的錢就變成公司的利潤,於是一切就變味了。
人生無常,誰都不知道明天可能會發生什麼,因此喜歡買些預防發生危險的保險。
查出生病後再去買保險,保險公司絕對不會受理,可見它根本不是自吹自擂的慈善行業,完全是被利益所驅使的商業組織。
買保險的人就如同買彩票,每人出一點錢建立“獎金池”,發生意外就中獎了,能拿到一筆錢,積存在“獎池”裡的錢,除去支出和稅務之後,就都是公司股東的利潤。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賠付得少,賺得多,在暴利驅使下,無數保險推銷員開始用未發生的風險當誘餌,吸引民眾們購買可能用得上、也可能用不上的保險。
就是這種模稜兩可,使得心存疑慮和擔憂的人們,乖乖掏口袋交錢,保險在某些時候確實有用,但定價高了些,使得它成為少數人的牟利工具。
這些保險金,在全球範圍內養活數百萬人,巴菲特就是靠著幾家保險公司,賺取到現在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