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上的留校住宿率,一直是讓這所學校歷屆校長們感到驕傲的成就。
老媽當年也住在學校裡,格莉絲是她唯一的舍友,兩人在一起住了四年,看她們聊天時候開心大笑的模樣,就能知道那份友誼依然保持著,曾經來雪山牧場找過老媽,韓宣小時候見過她。
提到關於宿舍的話題,自從位於華夏崇明島的雪山大學開辦以來,大洋彼岸關於它的宿舍太豪華,說對學生們起不到艱苦鍛鍊作用的風言風語,就沒在社會上停止過。
前些年,韓宣去雪山大學參觀了宿舍,三人或四人一間、有公共客廳、全套電器、獨立洗浴間,設施確實挺不錯,當他從老爺子口中瞭解到這些無端指責時候,格外無語,誰說上大學就一定不能住好宿舍?
劍橋、牛津、哈佛、斯坦福、耶魯等知名大學的宿舍環境那麼好,也沒見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差勁,工作起來還不是比誰都賣力。
可見“環境艱苦”和“出人才”這兩者之間,並不能畫上等號,好的住宿環境屬於正常生活需求,需要培養學生們吃苦耐勞精神,應該尋找更加合理的方式,比如承擔一定社會義務、增加課餘工作鍛鍊機會等。
直到十多年後,許多夏季天氣炎熱的地區,學校宿舍裡依然沒有安裝空調或者電扇,甚至在夜晚某個時間段以後強制停電,導致學生只能用充電寶帶動小風扇,充電寶的容量小了可不行,夜裡沒風會被熱醒。。。。。。
“中南學子耐熱強,電風扇,酸梅湯。教學樓裡,無處話淒涼。縱使心靜暑難降,自習室,桑拿房。
輾轉反側夢難香,汗沾裳,床板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今年仍要大聲喊,裝空調,李校長!”
這首《江城子…裝空間》火遍大江南北,被多個學校改編成不同版本,足以看出學生們的心聲。
夏天時候,也沒見哪位老師辦公室裡,不安裝電風扇或者空調,按道理來說為人師表,應該以身作則才對嘛,難道工作以後就不需要吃苦耐勞精神了?道理不是這樣說的。
韓宣前世上學,受夠了熱天的苦,甚至跟舍友商量過把校長、老師他們綁來,也感受一下三十二攝氏度,卻沒有電風扇和空調的夜晚,聯名要求裝空調,但後來聽見校長說“開啟窗戶會有自然風”,都氣笑起來了。
除了真正沒錢安裝空調的那些學校,其他的只能說某些人自己躺在舒服環境裡呼呼大睡,卻沒有考慮過學生的感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要記得,在學校裡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社會最終會給掌握技能的學生們,好好上一堂關於“吃苦耐勞”的生動課程。
如果居住環境好,就能讓學生們墮落,那主要以招收黑人學生為主,被普林斯頓大學評為“美國最差大學宿舍”的漢普頓大學,早就順利幹掉哈佛登上美國第一了。
學生時代年輕氣盛,都不敢為自己爭取更好生活,還指望進入社會後突然醒悟,然後才開始追求嗎?
雪山大學的幾十位學生們,甚至敢靜坐在報社門口,舉牌抗議它刊登關於宿舍的負面新聞。
這所大學很另類,也很有朝氣,已經過世的那位老人,在1996年親自去參觀過,臨走留下“敢闖敢拼,無所畏懼”八個字……
******************************************
貝爾格他們那一桌人正在喝酒,在座都是他的狐朋狗友們,談論的話題依然圍繞在韓宣老媽身上,其實這傢伙早就把當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期間發生的事情忘在腦後,今天意外再次見到她,才動起了歪心思。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種人,總喜歡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覺得韓宣老媽十多年前對自己有過好感,現在肯定依然有,只不過沒表示出來,需要花點時間再次聯絡。
貝爾格到現在沒結婚,家裡有點小錢,屬於悉尼著名的花花公子,有錢又帥,接觸過的美女太多,很少會失手,信心就是這麼來的。
實際上也不撒泡尿照照,無論哪點他都吸引不了她,年輕時候發生的小故事,早就被淹死在時光裡了,何況單純只是一點點好感而已,兩人之間沒關係。
韓宣老媽郭楓,人長得漂亮,又管理著總資產上千億美元的家族慈善基金,雖然只是個虛職,然而她那數十億美元身家,卻是實打實的,感情和家庭也美滿幸福,生活在社會頂級階層,現在跟貝爾格完全屬於兩個世界。
他正滿腦子想著,接下來該怎麼套路,突然發現身邊多出個老虎腦袋,目光陰森森的,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