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代表毛澤東卻主張上井岡山去做“山大王”。不少人不理解不支援毛的意見,覺得去做“山大王”,那還叫什麼革命!毛澤東耐心地說服大家:“我們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產黨領導的,有主義、有政策、有辦法的山大王。”雙方爭論不休,毛的意見未能佔上風。

但毛澤東的主張卻得到了起義部隊總指揮盧德銘同志的堅決支援。他說:“毛澤東說得對,現在如果打長沙,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由於這支部隊基本上是在他領導的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的基礎上構建的,在部隊中盧德銘享有相當高的威信,他的發言,實質上就是命令,因而中止了毛、餘等人的爭論。盧的表態,才使毛澤東“井岡山道路”的主張得以實踐。

盧德銘曾任葉挺獨立團的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在北伐革命的戰鬥中,屢立戰功。他與毛澤東共同組織了秋收起義。沒有他率領的警衛團作為基本武裝,起義無從構想。

但僅在三天後,起義軍餘部在向井岡山轉移中卻遭到了敵軍的追擊。作為總指揮,盧德銘親自斷後,為了儲存這支“井岡星火”的部隊而血染蘆溪。犧牲時,年僅22歲。

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開闢了一條開展武裝鬥爭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但當時“井岡山的道路”是在秋收起義受挫的情況下,毛澤東主張的。主張時,離不開賀自珍的戰友,擔任秋收起義第二團團長王新亞的地點提示;要帶走部隊,離不開總指揮盧德銘的表態;要落腳,離不開綠林好漢袁文才、王佐的接納。

讀透這段歷史,有助於我們今天正確地理解黨中央作出的“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一深刻結論。

由於此段正文內容源於作者對賀自珍的採訪,病中的她很難回憶全面。我在編輯加工中,認為加入些資料有助於讀者更全面地瞭解井岡山斗爭的背景,特此補充。 (藍再平)

山下來了支疲憊的隊伍

他們完全沒有料到,革命的新曙光竟來得這樣快。

賀自珍在敵人進剿中得的瘧疾,因為沒有藥物根治,以後不斷髮作。1927年10月的一天,她正躺在謝梅香的床上打擺子,突然聽到一個自衛軍戰士進屋來向袁文才報告說,有一支身份不明的隊伍,正向寧岡的礱市挺進,礱市的保安隊、民團都已經跑掉了,老百姓人心惶惶,商店都上板了。

礱市實際上是寧岡自衛軍的天下。這裡的保安隊、民團,同袁文才的自衛軍達成默契:“互不侵犯”。袁文才一聽到這個訊息,大吃一驚,他一面派人下山繼續瞭解這支隊伍的動向,一面讓人通知山上的王佐下山共商對策。同時,袁文才又把住在茅坪的永新的共產黨員請來,研究局勢。

袁文才住的是三間一排的平房,中間是廳,兩旁是睡房。袁文才同永新的同志就在廳房裡研究形勢。他們每個人說了些什麼,賀自珍在廂房裡聽不大清楚,只是感覺到氣氛很緊張。

不一會兒,一個自衛軍戰士進來報告說,這支隊伍大約有一千多人。穿得很破舊,神色很疲勞。還有一部分坐擔架的傷病員,有的人挑著一捆捆的槍。他們進礱市後,沒有進老百姓的屋,露宿街頭。由於店鋪都關門了,他們買不到糧食,連飯都沒有做。這個自衛軍戰士還說,他們在街上貼了很多標語。

袁文才問:“標語上寫些什麼?”

自衛軍戰士回答說:“標語很多,記不全了。有‘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內容。”

參加會議的人議論了好一陣,大家覺得情況還是不清楚。從標語和部隊的作風來看,有可能是我們自己的部隊;但這是真的共產黨的隊伍呢,還是國民黨軍隊冒充騙人的呢,大家摸不準。另外,這支隊伍開到礱市來,目的何在?他們是長住?還是路過?都不知道。大家決定再進一步瞭解情況,晚上派幾個戰士下山,揭些標語回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歡迎毛委員上井岡(2)

為了預防萬一,那天晚上,袁文才的隊伍作好了戰鬥準備。

第二天一早,王佐趕到茅坪時,揭下的標語也送來了。大家一看,果然寫的都是革命口號。可是大家看著標語的署名,“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都很奇怪:從沒聽說國民黨有這個番號的軍隊;要說是共產黨的隊伍,現在全國一片白色恐怖,我們黨什麼時候又建立起一支工農革命軍呢?它又是誰領導的呢?袁文才為了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