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你說,這回天下真的太平了嗎?三王及家眷既然都押回了上京來,想必是不會再鬧騰了吧?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你替皇室保住了威信,為天下真正太平獻了一份力,是你們父子江山坐得更為穩固,可是,便是太子明白你的辛苦,可在親眼見識到百姓對你的稱讚的時候,也是不會無動於衷的。就算太子仁德,他東宮的人,想來也不會不管。”
這些趙邕心中都明白,笑著道:“怎生說起這些來?”
怎麼會說起這些?因為林琬心中清楚得很,就算太子再仁德,可是他作為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仁德也是有極限的。若是子都只是個普通的王爺,沒有功高到似乎要震了他的地位,林琬相信,依著太子的品性,定然會好生待子都。
可是不是那樣,因為戰爭遠遠不止於此,一個盛世的開創,是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的。
雖則三王已伏,四周蠻夷仍舊虎視眈眈,還有天下那麼多大小民間起義並未剿滅。三王是抓獲了,可是他們還有手下,守在邊疆多年,定然會有拼死效忠的軍隊、將士。這或許不是結束,而只是另外一場更殘酷戰爭的開始。
林琬擔心,可是這樣的事情,該來的總歸會來,不是她能夠左右得了的。
只不過,若是晉王府真的就被逼迫到絕路上的話,也絕不會做等死的羊羔子。
有些時候,她都懷疑,前世子交了兵權回到儀州後,沒過多久還是死了。她隱約覺得,事情或許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或許當時子都已經發覺今上跟太子依舊不肯放過他,便是他只願意做個閒王,也不願意放過<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更甚至,是以慎行的生命相威脅,子都為著兒子,這才服了毒。
往昔的一幕幕,漸漸在腦海中呈現,林琬只覺得害怕。
“怎麼了?”趙邕見妻子神色異常,抬手攬過她道,“沒事的,有我在,不會叫你跟孩子們吃一點苦頭。”
林琬點頭道:“我相信你。”她伸出手去,一雙柔胰輕輕攥住男人粗糙的大手。
*
而此刻,東宮內,太子太師等一眾東宮庶臣正聚集在東宮。
所議之事,自然是關於晉王打了勝仗這件事情,晉王一戰成名,家喻戶曉,此刻已然是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晉王得了好名聲,自當是襯得太子身上無光起來。太子並非沒有軍事才能,不過礙於身份不便親自領兵出征罷了。
陛下已經成年的子嗣中,只太子跟晉王兩人,若是叫晉王奪了陛下信任,而太子卻一直碌碌無為的話,怕是往後,這東宮地位難保啊。這些所謂的東宮庶臣,身家性命跟未來前景都是綁在太子爺身上的,若是太子失勢,可想而知,這些東宮庶臣的下場必然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故而,晉王一回來,一眾臣子便進了東宮來,共商大事。
一步步分析下來,眾人一致覺得,此刻當務之急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擇一位家世高貴且能夠代表著一方權勢的世家女。晉王妃出身將門,孃家權勢不容小覷,那麼太子殿下所擇的這位太子妃,家世必然不能夠輸與晉王妃。
與往日不同,此番眾臣一番商議,覺得倒是可在江南世家中擇一位。
江南之地豪華富庶,尤其是金陵之地,人傑地靈。金陵柳家,杭州陳家,蘇州許家,都是在江南極具威望的百年世家。若是在這三家中擇一位為太子妃,可助太子殿下得江南一方勢力,這樣算來,太子妃的助益倒是不輸於晉王妃。
趙庭不得不開始籌謀,只是,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辦起來又談何容易。
若是直截了當與父皇說了自己想要選一位出身江南世家的女子為太子妃的話,父皇自然會多想,而那種多想,顯然是不利於他的。不過,這件事情若是要皇后來說的話,情況明顯就不一樣了。
此番三王降服,而太后壽誕又將至,實乃雙喜臨門。
今上素來孝敬太后,以往太后娘娘的壽辰都有大辦,今天肯定也不例外。雖則不是整壽,可太后老人家過了耳順之年,大辦也不為過。當天晚上,趙庭跟庶臣們商議完之後,一番思忖,便折身去了王良娣那裡。
宣良娣與晉王妃乃是手帕交,有些事情,他大多還是不放心她的。
可王良娣不同,曾是髮妻,攜手同甘共苦那麼些年了,算是老夫老妻了。如今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也只能對王良娣說,只是……趙庭猶豫,他明白王良娣對自己的感情,跟她商議